•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重慶梁平獵神村:竹海深處的幸福

2020-11-21 10:31: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李宏 張國聖

  初冬的獵神村,巍巍青山四面環繞,百里竹海雲蒸霞蔚。記者清晨走進這個村莊,看到一棟棟別致的小竹樓點綴其間,祥和雅致得宛如一幅水墨畫卷。

  獵神村位於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明月山百里竹海風景區腹地,最高海拔1080米,是長江支流龍溪河與新盛河的分水嶺。在老村長李治權的記憶中,曾經的村莊,家家戶戶造紙,村民亂砍濫伐,興建礦廠,村裏處處是“天坑”,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為改變村莊面貌,獵神人用新路徑取代舊模式,創新綠色産業,變竹林為園林、變農房為客房、變礦山為“金山”,探索出了一條擺脫貧困走向美麗鄉村的新路。

  謀求轉型,發展生態産業

  村民世世代代靠山吃山,利用竹子土法造紙,但因污染過大,20世紀90年代初,獵神村的竹紙作坊被關閉。“竹紙作坊關閉後,村裏又開始興建礦廠,石膏礦一夜之間成為村民趨之若鶩的‘金礦’。”李治權説,不過十來年時間,獵神村就已面目全非,礦山也不得不關閉。

  “紙不造了、礦山也關了,竹林間伐指標有限,靠啥謀生?”村支兩委深刻地認識到,唯有轉型發展才有出路,只有充分發揮竹資源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才能創新産業,過上好日子。

  獵神村村組幹部發動黨員、村民代表、致富能人等從礦山退股退工。2017年7月,獵神村永久性全部關閉村內的5座石膏礦,劃定6.4平方公里生態保護區,開展低效竹林改造,進行生態搬遷建設“獵神居”。

  為了更好地進行生態改造,創新産業,2018年竹山鎮開始招商引資,在外務工的陳宗指決定回獵神村創業。陳宗指和陳中明兩兄弟依靠豐富的竹資源裝修自家的房子,開辦竹家樂。“我們是村裏最早開始辦竹家樂的,帶動了整個村。”陳宗指告訴記者。

  綠水青山,換來美麗經濟

  獵神村舊貌換新顏,吸引了在外務工的村民回村創業。“現在全村開辦了幾十家竹家樂,吃旅遊産業和旅遊飯的老百姓越來越多了。”竹山鎮黨委委員兼獵神村第一書記唐開茂説。

  山清水秀的獵神村不僅留下了村裏人,更留住了外來人。來自黑龍江的吳明龍2018年第一次走進獵神村,就喜歡上了這裡。

  “當地政府對旅遊産業推動力度很大,使像我這樣的設計師能有更好的創作發揮。而且這裡民風淳樸,環境也好。”吳明龍説道,他在這裡投資成立了一家民宿酒店管理公司,聘請當地的手工木匠,幫助當地人進行民宿設計和改造。

  除了對竹家樂旅遊的大力發展,獵神村依託百里竹海明月湖等生態資源打造“五湖四海”景區,完善景區旅遊配套設施,並鼓勵村民盤活現有閒置農房,打造精品民宿群。“今年國慶期間上萬人來到獵神村旅遊度假,村子熱鬧了起來。”唐開茂説,獵神村已成為城裏人避暑納涼、森林康養的網紅之地,美麗獵神有了新的名片。

  激發合力,打響竹海品牌

  當前,獵神村積極融入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歷史機遇,打響“東有莫幹山,西有明月山”品牌。同時,主動引進外地投資商,將大型遊樂園項目落戶屏錦鎮竹海村,打造遊樂在竹海、吃住在獵神的抱團發展模式。

  “獵神村精心打造‘三巷六坊九大碗’特色商業品牌,形成以竹林經濟為主體的商業街,開辦以6個區縣特色農産品主打的商業坊,創制‘九大碗’特色菜。”唐開茂説,獵神村在明月山綠色示範帶,力求率先建成最亮眼的川渝鄉村風情商業街。

  特色商業街的形成,百里竹海的品牌更響亮了,旅遊形象更豐滿了。“我們希望能把竹林變公園,把村莊變成集市,讓更多人感受到獵神村的魅力。”唐開茂説。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1日 04版)

[責任編輯: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