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持創新核心地位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2020-11-10 16:29: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創新便抓住了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對推動創新發展、建設科技強國、發展現代産業體系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復興號列車(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佟明彪/攝)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從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到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再到加快推進人才發展體制和政策創新,近年來我國不斷強化創新驅動發展的頂層設計,努力破除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堅持創新發展形成了從發展理念到發展戰略再到行動落實的完整鏈條。

  中國經濟的龐大體量和階段特徵,決定了實現高品質發展既要依靠前沿創新領域的發展,更需要將創新擴散在整個經濟體系、各個行業發展中。網購“足不出戶”,網課跨越“教育鴻溝”,高鐵讓“天涯若比鄰”,智慧設備在疫情防控中大放異彩……回眸“十三五”,一個個利民惠民的創新案例,編織成全面小康的藍圖,穩穩托起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十三五”時期,我國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第29位升至第14位,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動力。

  為此,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大機遇,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發展新優勢,這樣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

北斗晶片(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臧夢雅/攝)

  向科技創新要方法

  要把握好歷史大變局的趨勢和機遇,找準發展領域、發展重點、發展路徑、發展方法,向科技創新要方法、要答案,歷來是重要而關鍵的選擇。“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十三五”時期,國産航母、國産大飛機、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等一批國之重器相繼誕生,5G通信、超級計算等産業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正是堅持自力更生、創新攻關結出的碩果。

  一組組亮眼的數字,勾勒出科技創新不斷為高品質發展增能提速的廣闊圖景:全國169個高新區生産總值達12萬億元,經濟總量佔全國的十分之一以上;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入推進,多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面啟動;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領辦創辦1.15萬家企業,新增18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入推進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科技創新已成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數”。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就要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國家創新體系。

  應當看到,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下,我國仍存在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關鍵領域被“卡脖子”的風險。因此在“十四五”時期,就需要更加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更好地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把創新和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楊淼/攝)

  發展現代産業體系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回望“十三五”,中央圍繞實體經濟發展作了多次重要部署,無論是強調“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夯實實體經濟根基”,還是提出“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始終不變的核心邏輯就是“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十三五”以來,我國製造業增加值穩居世界第一,主要産品産量居世界前列,製造業研發投入強度從2016年的1.01%穩步提升至2019年的1.45%,助推“中國製造”大步邁向中高端。正是依託于“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和“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國産品牌發力創新,日益受到消費者青睞。過去是注重數量,如今是關注品質和體驗;曾經是貼牌代工,現在是創立品牌;以前是大訂單、悶頭生産,現在是柔性製造、個性定制、工廠與市場精準對接。

  目前,我國一些實體行業還處於供應鏈下游甚至外包位置,遠離産業鏈核心。針對這些問題,必須堅持自立自強,構建可靠可控的強大産業鏈。在繼續千方百計保住産業鏈完整性的基礎上,要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在關係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産供應體系。另外,還要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築牢實體經濟根基。

  2020年,是創新型國家階段性目標實現之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創新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能繼續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加強勁、更可持續的動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年巍)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