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提速 粵西聯通經濟發展新引擎

2020-11-09 19:41: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光明網訊(記者 李汶鍵 陶媛)“江湛高鐵已開通兩年,廣湛高鐵也正在攻堅克難。未來,我們會通過鐵路建設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讓粵西真正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廣湛高鐵項目經理鄭賀民説。

  粵西,是廣東省西部沿海地區的簡稱,包括了湛江、茂名、陽江、雲浮四個地級市,東臨粵港澳大灣區,上通廣西北部灣城市群,下連海南自貿區,快速興建的鐵路網正逐漸打通粵西的“經脈”,使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換擋提速”時代。

  江門站啟用 粵西再次按下客運“快捷鍵”

  10月31日,作為江湛鐵路上的廣東省第四大、珠江西岸第一大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正式開站啟用。“廣珠城際鐵路、江湛鐵路、廣珠鐵路(貨運線)等3條運營鐵路線匯聚該站。”江門站房工程建設項目經理王敏帥介紹,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路網必將成為發揮珠三角輻射粵西乃至大西南交通門戶的“新引擎”。

【發現最美鐵路】“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提速 粵西聯通經濟發展新引擎

  以“小鳥天堂”為設計原型的江門站,體現出五邑華僑落葉歸根的僑鄉文化特色 李汶鍵/攝

  江湛鐵路作為粵西大地上的首條高鐵,自2018年7月1日開通運營以來,標誌著粵西正式加入高鐵“朋友圈”,廣州至湛江動車組運作時間僅3小時左右,比現在的普速火車節約5個小時,是目前粵西連接珠三角最快捷的鐵路通道,也是目前牽手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區最快捷的大通道。江門、陽江、茂名、湛江等粵西各城市間的高鐵旅行時間均在2小時以內,四市由此進入了跨區間的“同城生活”時代。

  湛江灣海底隧道工程持續攻堅 推動粵西“高鐵入城”

  10月29日下午,由中國鐵設EPC總承包、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湛江灣海底隧道始發段最後一幅地連墻鋼筋籠順利吊裝入槽,標誌著湛江灣海底隧道始發井取得關鍵節點勝利。

  “廣湛高鐵採用的是盾構隧道形式,將首次穿越湛江灣海底。”據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湛總承包項目部副經理吳慶成介紹,湛江灣海底隧道全長9640米,工程具有開挖斷面大、地質條件差、建設標準高、關鍵技術多等特點,國內外可供參考經驗少。然而,這條隧道的建設開通仍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採用隧道方式穿海可以有效保留湛江灣現有城市天際線,對城市景觀影響最小;另一方面,可以在避免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情況下,保證航道通行;同時,湛江是強颱風高發地,過海隧道更具安全可靠。

【發現最美鐵路】“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提速 粵西聯通經濟發展新引擎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鄭賀民介紹,湛江灣海底隧道於今年6月30日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4月30日完工,廣湛高鐵預計在2025年6月30日開通運營,廣州中心城區至湛江中心城區的通行時間將由原來3小時縮短至1.5小時以內。作為廣東省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的高鐵項目,廣湛高鐵的建成通車將極大改善粵西地區群眾出行條件,進一步促進粵西地區高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提升區域經濟地位,改變交通相對滯後的現狀,實現“高鐵入城”。

  粵西區位優勢越發顯著 經濟發展展露強勢後勁

  被稱為“東方夏威夷”的茂名放雞島山清海闊,享譽全球的湛江湖光岩古老神秘,四季如春的陽江海陵島盡顯南國魅力……極具地方特色的自然山水與人文古跡相輝映,正是粵西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的條件。

  “陽江高鐵站到海陵島車程大概50公里,交通比較方便,江湛高鐵的開通對於我們海陵島的旅遊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陽江市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旅遊和外事僑務局負責人戴月侵介紹道,海陵島2018年接待遊客913萬人次,2019年達到1020萬人次,“這裡不但遊客量增加了,利用鐵路優勢,還能吸引高端消費旅遊群體,為我們將來打造高端旅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高鐵的修建吸引更多遊人前來觀光度假,激活了粵西旅遊産業的活力。

【發現最美鐵路】“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提速 粵西聯通經濟發展新引擎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當前,珠三角地區的許多産業迫切需要轉移轉型,而江湛鐵路開通,為産業轉移提供了重要契機,粵西地區也無疑是省內對接珠三角的橋頭堡。目前,粵西沿線經濟基礎較好的城市開始大規模承接産業,各類開發區、産業園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珠三角眾多電子資訊、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産業均將“落子”粵西四市。數據顯示,在江湛鐵路開通2年來,帶動粵西四市的GDP每年增長3%以上。

  [ 責編:馮浩]

[責任編輯: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