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關於中國考古學發展的回顧與思考

2020-11-09 17:0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王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河南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對考古學意義與今後發展方向進行的深刻闡釋,必將對新時代中國考古學的發展産生重大影響,必將成為中國考古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考古學發展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弘揚工作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將考古工作與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相聯繫,與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聯繫,極大地提升了考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促使全社會加深了對考古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近百年來幾代考古人篳路藍縷、艱辛探索,為研究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作出的貢獻進行了全面闡述,指出“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奮鬥,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考古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作為考古人,應該深刻領會講話的重要精神,認清考古學對於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重大意義,認清中國考古學肩負的時代使命,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紅山文化積石冢

  考古學回答了“我從哪來”的重要問題

  近百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及發展過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中華文明的世界貢獻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考古發現證實距今200萬年前的中華大地上已有古人類活動,在安徽、山西、雲南等地發現距今200萬年到170萬年的人類活動遺存。這些成果説明中華大地是世界上早期古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距今50萬年前古人類遺址的發現揭示了古人類的生活場景,北京週口店發現距今50萬年前後豐富的猿人生活遺址。用火痕跡的發現表明當時的人類已學會用火。這一時期形成了一套石器製作工藝傳統。

  考古新發現和體質人類學研究駁斥了“夏娃理論”,論證了東亞地區現代人是北京猿人的後代。20世紀80年代,國際遺傳學界出現了一種觀點,即根據世界各地的現代人體內都存在一種共同的DNA,認為原來生活於世界各地的古人類在距今7萬年開始的末次冰期期間都滅絕了,只有生活在非洲中東部的古人類——智人得以生存下來。從大約距今6萬年開始,他們中的一部分從非洲擴散到世界各地,成為全世界所有現代人的共同祖先。這一理論就是著名的“夏娃理論”。對此,中國考古學和古人類學學者提出,中國的古人類和舊石器時代文化呈現連續進化的形態,不見舊有傳統的斷裂和被新的外來文化傳統取代的現象。針對國際學術界“夏娃理論”的支援者提出的“中國缺乏距今7萬年到3萬年之間古人類活動遺址的考古發現,所以不能構成否定東亞地區現代人的祖先來自東非證據”的觀點,近年來,從事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學者組織力量,在我國中原地區和華南地區等地對距今10萬年至3萬年的多個遺址開展考古發掘,獲得了豐富的人類活動遺跡與遺物。發掘結果證實,在這一年代段中,中國北方和南方地區都有古人類生活。他們的石器製作技術和生活行為等方面仍然沿襲了本土自北京猿人時期已經形成的以石片石器為主的文化傳統,沒有出現原有文化傳統被新的外來文化取代現象,只是在新疆和山西等地的少數遺址發現外來工藝傳統製作的石器,表明外來的人群可能少量進入到了中國西北地區,但並未佔據主流,並未出現對原有人群及其文化傳統的取代。體質人類學的研究也表明,距今4.5萬年前後東亞地區的現代人中,有鏟形門齒的佔比高達80%以上,沿襲了藍田人和北京猿人時代已經形成的特點,而非洲的古人類中,鏟形門齒佔比還不到10%。考古研究和體質人類學研究都表明,中華大地上的古人類及其文化是連續進化的,以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和北京猿人為代表的古人類確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橋頭遺址出土陶壺

  橋頭遺址出土陶器部分彩陶紋飾

  考古學展現了中華史前文化的輝煌

  考古證實中國史前文化本土起源。20世紀30到50年代,圍繞以距今約7000~5000年期間的仰韶文化彩陶為代表的中國史前文化究竟是本土起源還是從外部傳入問題,曾發生激烈爭論。一些外國學者根據仰韶文化陶器表面的彩繪紋飾與西亞地區史前文化的彩陶有相似之處,提出“仰韶文化西來説”。中國考古學家經過近百年的發掘和研究,以大量實物資料和研究成果證明,中國史前文化雖與同時期外部文化發生過交流,但中國黃河、長江和遼河流域的史前文化都是本地區土生土長的,具有從一萬年前發展至今的清晰的自身發展脈絡。中國境內彩陶出現的年代要早于歐亞大陸,兩者是各自自成體系的。考古發現使中國史前文化西來説不攻自破。

  考古展現中華史前先民的發明創造。1.3萬年前制陶術的發明。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表明,早在距今13000年前後,中華大地南方和北方的先民都已掌握了陶器燒制技術,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陶器的地區,制陶術出現比被認為文明發生最早的西亞地區早了四五千年。世界最早的稻、粟、黍的栽培。在浙江浦江上山遺址發現了距今一萬年前的定居村落,出土了栽培稻以及陶器、石器等大量生活用具。考古發現表明,稻、粟、黍的栽培以中國為最早,是中華民族史前先民們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貢獻。九千年前玉器的出土。在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距今9000年前的墓葬中發現迄今最早的玉鐲、玉耳環和玉墜等玉制裝飾品,表明我國的玉文化源遠流長。九千年前的彩陶和特殊符號。在浙江烏鎮橋頭遺址,出土的陶器有的造型十分美觀,有的陶器表面通體涂紅,還有多件陶罐表面在紅彩上用白彩繪出多條彼此平行的短直線段,與商周時期的八卦圖案十分相似。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和龜甲上的刻畫符號。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發現八千多年前的村落和公共墓地。少數墓葬隨葬使用以鶴類翅骨製成的七孔骨笛,經過測音,音非常準,可以吹奏樂曲。這是世界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笛子,在國際考古學和音樂學界産生轟動。賈湖遺址部分墓葬中出土烏龜殼,有的底部有刻劃符號,有的符號與商代甲骨文“目”的象形字形態十分相似,為探討甲骨文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八千多年前被馴化的家豬。經過動物考古學家對賈湖遺址出土豬骨進行的分析,認定其已是被馴養的家豬。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家豬。八千多年前酒的發明。經過對賈湖遺址出土的部分陶器中殘留物進行檢測,發現了以大米為主要原料、並用山楂和蜂蜜做輔料釀造的酒。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酒,是中華民族先民的傑出發明。八千年前的獨木舟。在浙江杭州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了距今約8000年前的獨木舟,長度近八米,説明當時已具備遠離岸邊的水上航行能力。八千年前髹漆技術的發明。在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了表面髹漆的弓。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漆的實例,表明當時已經掌握了漆的特性,發明瞭髹漆的技術。中草藥的發明。跨湖橋遺址出土的陶罐中,發現殘存的煎制過的中藥。把中華先民對中藥的利用提早到距今八千年前。遺址中還出土了茶樹籽,不排除當時可能已經開始了對茶的利用。養蠶繅絲。賈湖遺址出土了八千多年前的麻織物殘片。近年,在河南滎陽青臺遺址,出土了距今約5300年的絲織品殘片。在同時期的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出土了用獸牙製成的蠶形飾。河南和山西夏縣西陰村還曾出土這一時期的蠶繭實物。最近,在山西南部運城地區發現了兩件距今6000多年的蠶蛹形石雕製品。這些發現説明,至遲在距今6000年前,黃河中游地區的先民已經掌握了養蠶繅絲的技術。高溫制陶技術的發明。早期制陶的方法是將陶坯放置於地面,周圍覆蓋柴草進行燒制,溫度不超過600度,火候也不均勻。距今約6500年前,黃河流域出現了可以達到800度左右高溫的陶窯,燒出的陶器質地堅硬。在距今約4000年左右,長江下游地區出現了用瓷土為原料,燒制溫度能達到1000度左右的高溫陶窯。輪軸的發明。大約距今6000年左右,出現了用輪軸技術加工玉器的工藝。在距今7000年前,黃河下游地區出現了用旋轉的輪盤修整陶器口沿等部位的技術。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出現了用快輪製作陶器的技術,使陶器的成型更加規整、精緻。距今4300年前,黃河下游地區的制陶技術達到頂峰,其代表作是“蛋殼陶”黑陶杯,杯體顏色烏黑髮亮,器壁最薄處僅0.3毫米,堪稱奇跡,至今難以複製。它們多出土于龍山文化高等級墓葬中,説明其已成為身份尊貴的人才能使用的“禮器”。犁的發明。距今5500年前後,在長江下游地區崧澤文化晚期遺址中,出現了裝在木製犁具上的石犁頭。良渚文化遺址中石犁的出土數量顯著增多,表明犁耕逐漸普及。煤的應用。近年在新疆尼勒克縣吉仁臺溝口遺址發掘了距今約3500年前後的村落。在居住址裏發現了製作銅器遺留下來的煤塊和煤渣。這是世界上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的以煤為燃料的發現,把我國古代使用煤的歷史向前提早了近兩千年。銅容器鑄造技術的發明。大約距今5000年前,冶金術從西亞經中亞傳入我國西北地區。大約距今4500年左右傳入黃河中游地區後,冶金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利用此前燒制陶器已經掌握的達到高溫的技術,由鑄造銅鈴技術發展而來的銅容器鑄造技術取得發展。在山西陶寺遺址出土了距今4200年左右的迄今最早的銅鈴和銅容器殘片,為夏商周青銅禮樂文明奠定了基礎。

  考古揭示史前先民的宇宙觀。在浙江烏鎮橋頭遺址,發現在涂紅色陶衣的陶器表面用白色繪出的太陽紋圖案。在距今6000年前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的一座等級較高的墓葬中,墓主人的身體東西兩側用貝殼堆塑出龍和虎的形象,與戰國到漢代流行的東青龍、西白虎的方位觀完全吻合,表明中國古代的很多信仰可能具有久遠的史前淵源。在距今約5300年前的河南鞏義雙槐樹和滎陽青臺遺址,出土了多件表面繪有八角星彩陶圖案的陶罐。特別引人矚目的是,還發現了把九件陶罐按照北斗星形狀埋在一起的現象。北斗星的鬥柄隨著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而分別指向東南西北,暗示當時中原地區的人們已經對日月星辰的運作以及所表示的農事季節有所了解。在距今5500~5000年的牛河梁遺址祭祀遺址群,發現了呈三重圓形的祭壇,與中國漢代以來用於祭天的圜丘在結構上十分相似。在陶寺遺址發現了距今約4300~4100年的巨型城址,從其年代、位置、規模和佈局等來看,極有可能是堯都平陽。在城內東南端發現了疑似乙太陽光照射的位置判斷農事節氣的觀象臺,經過與天文學家合作開展模擬觀測和研究,證明這個遺跡確實可以通過觀測太陽從東側升起時陽光照射角度來判斷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重要農事節氣,從而證明早在距今4200年前,黃河中游地區先民就已了解農事節氣,印證了《尚書》中堯“觀象授時”的記載。

  譚家嶺遺址後石家河文化甕棺出土玉鷹(左)與玉蟬(右)

  石峁遺址出土石雕

  考古學實證了中華五千多年文明

  近些年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及其取得的成果是中國考古學實現其肩負重大使命的典型例證。該工程秉持“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方針,以考古學為基礎,多學科聯合攻關,匯集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電腦科學等多種學科,對中華大地各地文明起源、形成和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歷史格局形成過程,以及導致這一過程的環境背景、生業基礎、發展動力與機制等進行綜合研究,取得豐碩的成果。

  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陜西石峁、河南二里頭等一系列都邑性遺址的發掘和多學科綜合研究,把中華文明形成的時間由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王朝提早到距今5000多年,向前延伸了一千多年。“中華文明五千年”從傳説被論證為可信的歷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追溯出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的過程、揭示了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展現了各地區文明起源、發展和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歷史過程,為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歷史滋養和學理支撐。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歷史和實際相結合,擺脫判斷進入文明社會的“三要素”即文字、青銅器和城市的束縛,以社會嚴重階層分化、出現淩駕於社會之上的王權和國家作為判斷進入文明社會的根本標誌,列舉了從考古材料中辨識的王權和國家的物化標誌,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設施的興建、高等級的建築——宮殿的出現(往往與城內其他區域相隔離的大型高等級建築群)、隨葬品豐富且有彰顯墓主人尊貴身份的器具——禮器的大型墓葬、貴重資源和高等級物品的生産和分配為統治者所掌控、戰爭和暴力成為社會常見的現象、王權所控制的穩定的分層級區域社會的形成等,其中最核心的是國家的産生。正是按照這一標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論證了中華文明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文明“三要素”並不是世界上所有文明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就沒有製造和使用金屬器,沒有出現冶金術。因此,我們提出的判斷進入文明社會的新標準也符合世界其他一些原生文明,具有普遍意義,是中國考古學對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理論貢獻。

  “我國古代歷史還有許多未知領域,考古工作任重道遠”。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中國考古學發展指明瞭方向。考古工作者應該以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考古學為己任,更清晰地揭示中華文化的輝煌成就、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及其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努力讓中國考古學研究的優秀成果更好地為民眾所了解,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同時,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也是向國際社會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讓世界了解中國歷史、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考古工作者乃至整個歷史文化學界要加強國際學術交流研討,為加深國際社會對當今中國的認知和理解,營造良好國際輿論氛圍,推進文明交流互鑒作出應有的貢獻。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09日 14版)

[責任編輯: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