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明施工“無錫規矩”成效初現

2020-11-05 16:52:00
來源:無錫日報
字號

  驅車行駛在無錫各條道路上,不難發現,建築工地圍擋高度統一、整齊美觀,工地周邊道路揚塵少了、灑水車多了,大型吊塔在藍天下安全有序地作業。“建築工地變美了,逐步與市容環境構成和諧‘畫面’。”不少市民帶著這樣的直觀感受給日趨變好的工地環境點讚。

  隨著年初啟動的建築工程文明施工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噪音、揚塵、裸土、安全施工、智慧管理等工地文明細化指標得到明顯改善,“頑疾”正逐一被擊破,工地越來越標準化,管理更精準、督查更嚴格,文明施工“無錫規矩”初見雛形。

  鐵腕整治 文明“漏洞”無處遁形

  “品質組、安全組、設備組、文明組分組進工地檢查,請建設方、施工方和監理方負責人帶上圖紙一併上33棟作業面。”近日,無錫市質安站文明施工與品質安全“回頭看”督查一隊來到位於具區路邊的雪浪坪地鐵上蓋項目工地後,立即投入檢查狀態。步入施工升降機,督查隊員捂住人臉識別儀,讓工人啟動電梯,電梯因未識別到指定司機不能啟動。“合格!”督查隊員通過手機軟體上傳了合格畫面。

  “不通知項目方,直接進工地查,發現問題要求限時整改,執法組現場開罰單。”無錫市質安站副站長朱秋良介紹,這樣的“四不兩直”突查目前已經進入常態化。本月中旬啟動的綜合檢查將對130個市管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各項指標進行考評,從突查情況看,全市各工地文明施工達標率近80%,但整體合格背後還存在不少“痛點”,如個別市政工程揚塵、噪音夜間管控不到位,徵收拆遷地塊還存在“三不管”、裸土未覆蓋等現象。

  下階段,無錫市(區)住建部門將與城管、環保等部門聯動出擊,對發現的“頑疾”重點突破,讓文明“漏洞”無處遁形。

  公開放榜 獎優懲劣營造靚麗工地

  九月初,新吳區文明施工“紅黑榜”通報了首期上榜名單,位於江溪街道的聯東U谷科技園項目工地和位於新安街道的朗詩綠卡小鎮安置房項目登上“紅榜”。記者跟隨新吳區質安站人員走進這兩家工地,放眼望去,地面裸露區一片綠色,主入口工程車沖洗平臺設置規範,渣土車出工地時及時沖洗,輪胎落地無泥印,噴淋霧炮保持開啟狀態。開著電動灑水車正在工地週邊道路作業的女工説,聽説我們上了“紅榜”,幹活兒更有勁了。

  “‘紅黑榜’去年已有,但只針對工地安全生産,通過實名制公開優劣工地,不僅‘紅榜’企業因得到信用加分等優惠越做越好,‘黑榜’企業也因吃了信譽減分、處罰等‘苦頭’後積極整改。”新吳區質安站副站長糜佳説,本月起“紅黑榜”推向文明施工全過程,也得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首期公佈5家黑榜企業後,這些企業立即進入整改狀態。

  位於新吳區凈慧東道西側的某道路工程施工方是首期黑榜企業,項目負責人孫堅告訴記者,對照區質安站出具的黑榜理由“防塵網網孔過大,覆蓋防塵效果差等”,他們正在加緊整改,力爭在後續檢查中登上“整改紅榜”,儘快消除不良影響。

  智慧加碼 “無錫規矩”讓數據説話

  “智慧工地讓文明施工少走了很多‘彎路’。”朱秋良指著位於無錫市質安站管理辦公室內的智慧大屏,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文明施工專項整治以來的各項智慧舉措:這是各個市管工地揚塵檢測儀傳來的揚塵實時數據,這是無人機拍攝上傳的裸土覆蓋動態照片,這是工人進出工地實名制數據。

  “有圖有真相,航拍鎖證據。”記者隨機點開一張圖片,圖上是位於經開區高浪路與貢湖大道附近的一處工地,可見到有部分裸土未覆蓋,再打開隨後幾天的跟蹤照片,十幾日後,無人機拍攝到的已是裸土全覆蓋畫面。從“問題”到“合格”,全過程都在系統中有記錄,而且不達標會顯示紅色預警,督促整改。

  無錫市住建局質安處副處長閔向林介紹,無人機航拍可快速、精準、有效地對裸土覆蓋和揚塵管控情況進行全面、動態的監控,掃除人工走不到的遺漏死角。下一步,無錫市住建部門還將探索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全市工地全覆蓋監管,充分利用大數據,讓數據“説話”,針對施工中的“頑疾”精準施策。(孫倩茹、見習記者 雷穎)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