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天天學習丨一句古詩 道出特區奇跡背後的真諦

2020-10-16 20:3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天天學習1979年,蛇口轟然響起的填海建港開山炮,猶如一聲驚蟄春雷,宣告了中國改革開放春天的真正來臨。深圳這個邊陲小鎮,從此登上歷史舞臺。

  40年來,深圳廣大幹部群眾披荊斬棘、埋頭苦幹,用世人驚嘆的“深圳速度”“深圳模式”讓一個邊陲小鎮成長為一座充滿魅力、活力和創新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圳奇跡”。

  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一句古詩道盡深圳等經濟特區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釋義】

  王安石這首七絕詩,是對唐代詩人張籍的評價。張籍的郡望為蘇州,曾任國子司業,故稱“蘇州司業”。他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援者和推動者,其《塞下曲》《徵婦怨》等90首樂府詩多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首句中“詩名老”的“老”,意謂歷時長久,足見張籍在中唐代詩壇的地位。

  張籍的樂府詩,常以口語入詩,語言自然精警,風格通俗明快。故王安石評其詩為“看似尋常最奇崛”,看似平常,但仔細品味,卻于平淡中見奇崛。這反映了一種詩學悖論現象。那麼,“奇崛”與“尋常”如何在張籍的詩中達到渾然天成的境界?“成如容易卻艱辛”,道出了獲得成功的普遍規律。原來,其“平中見奇”詩歌成就的取得,看似不費力氣,卻是經過千錘百煉艱辛創作的結果。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現在常用來形容一項事業的成功來之不易,其看似平常的表面背後,往往包含著無盡的艱辛與磨難。

  【解讀】

  40年春風化雨,40年春華秋實。深圳,這個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因改革而強的城市,猶如一段不朽的傳奇,深深鐫刻在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畫卷之中。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深圳人忘不了“三天一層樓”的崛起速度,也忘不了在“深圳時間”裏的拼搏歲月和奮鬥歷程。這是一座慢不下來的城市。走在深圳街頭,人們匆匆的腳步便是對“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最直觀詮釋。

  40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大幕初啟,黨中央決定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深圳等經濟特區不辱使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歷史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在體制改革中發揮了“試驗田”作用,在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窗口”作用,用奮鬥與激情書寫著“春天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關心、支援經濟特區發展。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就在廈門主抓經濟社會發展工作。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後離京視察的“第一站”即來到深圳前海,向世界鄭重宣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時代強音,囑託前海要“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實行比特區還要特的先行先試政策”。

  2018年值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來到深圳、珠海等地考察調研,他指出:“實踐證明,改革開放道路是正確的,必須一以貫之、鍥而不捨、再接再厲。”他同時對深圳經濟特區提出新要求,希望深圳在共建“一帶一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準參與國際合作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不負總書記的重托與期望,深圳經濟特區繼續發揚“拓荒牛”精神,交出完美答卷:2019年每人平均GDP達到20.3萬元;GDP總量達2.69萬億元。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全國GDP同比下降1.6%,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僅深圳實現正增長。

  四十載波瀾壯闊,新征程催人奮進。在新起點上,已屆不惑之年的深圳經濟特區將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特區廣大幹部群眾將牢記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作者 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