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熱解讀 | 在僑鄉,習近平這段話為何令人動容

2020-10-14 21:51: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熱解讀月是故鄉明,赤子中國心。

  10月13日下午,在廣東省汕頭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公園開埠區,走進僑批文物館,重點了解潮汕僑胞心繫家國故土、支援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

  被潮汕僑胞的赤子之心所感染,習近平總書記步行至開埠區街區,面對熱情圍攏過來的市民群眾,深情感言:“華僑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愛國、愛鄉、愛自己的家人。這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精神、中國心。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建設跟我們有這麼一大批心繫桑梓、心繫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

  在潮汕方言中,“批”即是“信”的意思,是海外僑胞通過民間渠道寄給家鄉眷屬的書信和匯款憑證的合稱。紙紙僑批,寄託著潮汕僑胞濃濃的鄉愁。其中,有對家人的牽掛,有對家鄉的眷戀,更有對祖國繁榮昌盛的祝願和希望。

  尺素傳情、秣厲多勞,惟努力報國。

  分佈在世界各地的600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各個時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抗日戰爭時期,他們在全球各地成立抗日救亡愛國組織,以各種方式為中華民族奪取抗日戰爭勝利貢獻力量;新中國成立伊始,他們不顧列強封鎖,或堅持與祖國進行貿易,或毅然回國效力;改革開放以來,他們利用融通中外的天然優勢,或參與到祖國日新月異的建設中,或推動中華文化與各國文化交流互鑒、交相輝映。

  此外,據國務院僑辦公佈的數據,改革開放40年來,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向國內社會公益事業的捐贈累計已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全球華僑華人積極伸出援手,截至當年6月1日,通過“僑愛工程”等各種途徑為抗震救災捐款捐物11.33億元人民幣;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由來自10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35萬多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捐款9.4億元人民幣而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世界多地華僑華人心繫祖(籍)國,紛紛捐款捐物,為抗擊疫情出力鼓勁,一批批防疫、抗疫物資源源不斷發往中國各地……

  身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時刻不忘祖國、不忘祖籍,熱情支援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廣大海外華僑華人的功績,祖國人民將永遠銘記。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心繫海外華僑華人。

  2015年中秋佳節前夕,習近平主席在西雅圖出席美國僑界歡迎招待會時,特地為僑胞送去家鄉的月餅,並歡迎大家“常回家看看”。講話中,一句“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融化了海外赤子的心,一句“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寄託了祖國人民對海外僑胞的思念與牽掛。

  同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式上,約2000名僑胞受邀現場觀禮,其中5位榮登天安門城樓,與習近平總書記同臺觀禮。如此禮遇,讓僑胞激動自豪不已。

  向第十二屆世界華商大會致賀信、會見第七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代表、叮囑僑聯組織要“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華僑華人的關懷,一以貫之,情深意長。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古以來,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新中國成立以來,祖國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這種歷史性飛躍,讓居住海外的華僑華人挺直了腰桿。而今,我們致力於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也正是近代以來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想。

  實現共同夢想,需要共同努力。對此,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作出重要指示:把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緊密團結起來,發揮他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積極作用,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

  身為中華兒女,無論身在何處,我們身上都鐫刻著鮮明的中華文化烙印,血液裏流淌著鮮活的中華文化基因。共同的根讓我們血脈相連,共同的魂讓我們心心相印,共同的夢讓我們同心同德,共同的精神讓我們攜手同行。

  新時期,我們更要打好“僑”牌,團結廣大海外華僑華人,把“鄉愁”化為奮鬥動力,合力共圓中國夢!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