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天天學習 | 小康之年話“小康”

2020-10-08 08:41: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天天學習2020年註定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將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在2020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詩經》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對“小康”的概念進行歷史溯源。

  【釋義】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出自《詩經大雅民勞》的首章。止:語氣詞。汔:庶幾,差不多。小康:小者稍也,康者安也,其本義是稍安,在這裡是勸諫周厲王使民眾免於徭役之苦而生活稍有所安。這句詩的意思是説,老百姓太勞苦,也該稍稍得到安樂了。“汔可小康”與其餘四章中的“汔可小休”“汔可小息”“汔可小愒”“汔可小安” 意思相近,均表達了奴隸制時代先民們的一種理想社會狀態。

  【解讀】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是“小康”一詞的最早出處。作為一種社會模式,“小康”在西漢初期的《禮記禮運》中得到系統闡述,成為僅次於“大同”的理想社會模式。儒家的理想社會是唐堯、虞舜、大禹三代“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禹以後的夏、商、週三代是“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的小康社會。大同社會靠德治來維護,小康社會靠禮治來支撐,但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大同社會不可能實現,於是先賢提出要恢復周朝以禮治國的小康社會。

  此後,歷朝歷代的賢哲君臣們對小康社會都不斷地描繪、歌頌和憧憬,並賦予“小康”以小有資産、足以自安等含義。唐朝時,宰相牛僧孺向唐文宗描述的“小康”社會是:“外無邊患之禍,內無動蕩之憂;官吏清正廉潔,人民康樂安寧;民間貧富均衡無豪強,朝中暢所欲言有直臣。”杜甫在其《壯遊》詩中亦咏唱道:“君辱敢愛死,赫怒幸無傷。聖哲體仁恕,宇縣(天下)復小康。”

  因此,“小康”在中國古代有多層含義:生活稍有所安,即《詩經》所謂“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天下為家”的禮治社會,即《禮記禮運》描述的小康之治;生活相對寬裕,即杜甫所言“宇縣復小康”等。

  作為一種社會理想,“小康”在中國人心中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時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第一次提出在20世紀末我國要進入“小康社會”的構想。他説:“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小康”一詞一躍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戰略的最新術語。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報告正式引用了“小康社會”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二十世紀末的戰略目標。

  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宣佈:“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又根據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我國經濟社會新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新期待,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進行了充實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確政策導向、更加針對發展難題、更好順應人民意願的新目標。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全面小康的憧憬即將變為現實。(作者 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