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時政微視頻丨大廈之門——習近平推動廈門經濟特區開發開放

2020-10-07 09:09: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時政微視頻丨大廈之門——習近平推動廈門經濟特區開發開放

  今年10月7日,是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40週年紀念日。1980年的這一天,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廈門湖裏地區劃出一塊2.5平方公里的土地,設立經濟特區。廈門,成為中國最早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1985年,國務院批准將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島。這一年的6月,習近平從河北正定赴廈門履新。“1985年,我來到廈門工作,當時是到這裡來擔任副市長,那天正好是我32歲生日。”習近平這樣深情回憶往事。

  作為廈門經濟特區初創時期的領導者、拓荒者、建設者,習近平推動了廈門一系列改革開放探索實踐——

  領導編制地方政府中最早的縱跨十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為廈門謀長遠發展之道;參與廈航的組建和初創,為經濟特區對外開放插上翱翔的翅膀;推動稅利分流改革,令陷入發展窘境的老國企煥發新活力;大刀闊斧推行機構改革,在全國率先實行大部委制,簡化企業審批、放權給企業……

  “廈門,寓意‘大廈之門’,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對外開放之門,衷心希望把這個對外開放之門建設得更快些更好些。”1986年6月,習近平在一次講話中這樣説道。

  2017年9月,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看到廈門經濟特區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習近平深情地説:“火紅繁茂的鳳凰木、一飛沖天的白鷺鳥,都是這座城市開拓進取、敢拼會贏精神的象徵”,“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

  中國改革開放已逾四十載,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我們要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總監製丨駱紅秉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張斌

  製片人丨興來 吳璇

  主編丨寧黎黎

  編導丨吳璇 張偉浩

  剪輯丨張偉浩

  資料丨廈門臺 《焦點訪談》

  鳴謝丨蔡松榮 吳永奇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