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深圳在治理現代化探索中取得積極成效

2020-09-18 21:39:00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

圖片來源/新華社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

  深圳在治理現代化探索中取得積極成效——訪深圳市委黨校(社會主義學院)副校長(院長)譚剛(下)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范思立

  率先在新發展階段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中國經濟時報:在立足國內大迴圈促進國內國際雙迴圈的大背景下,深圳的發展將迎來哪些挑戰和機遇?

  譚剛:新發展階段和新發展格局既給深圳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明顯挑戰。總體上説,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是深圳當前和“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間內承擔的最為重要的國家戰略任務,從高品質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民主法治環境、現代城市文明、民生發展格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方面為深圳在新發展階段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同時也為深圳率先探索把國家戰略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相互銜接提供了巨大空間。

  從經濟建設角度看,深圳通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格局、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方式,進而率先構建起體現高品質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其結果一方面有助於增強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這一重要國內迴圈經濟體的核心引擎功能,另一方面還有助於發揮深圳在作為中國參與國際經濟迴圈重要承接地、對介面的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核心引擎作用。也就是説,對處於雙區建設主陣地的深圳而言,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為深圳提供了國內迴圈與國際迴圈重疊交叉、相互促進的疊加效應,必然會推動深圳在新發展階段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

  當然,深圳在迎來這一重大機遇的同時,也必然面臨不少挑戰。

  在暢通國內大迴圈方面深圳還需要解決不少短板,如投資、消費、凈出口三駕馬車中消費因素不足,消費效應還沒有發揮出應有作用;與北京、上海、廣州的強力服務貿易平臺相比,深圳還缺少類似于服貿會(北京)、進博會(上海)、廣交會(廣州)那樣的服務貿易通道或平臺。具有開放型經濟優勢的深圳在邁向暢通國內大迴圈方面還有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傳統優勢産業已形成較為成熟的外向型産業發展模式,在面向國內大迴圈時有必要加快轉型為自主品牌並開拓國內市場,存在不少挑戰。

  在對接國際迴圈方面深圳還須要解決好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等現實國際環境和不利條件下,構建更有韌性和更加安全的國際産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等問題,從而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斷鏈現象。

  在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國內迴圈與國際迴圈最大對介面、最重要重疊區內,深圳應當有效地發揮先行示範區的作用,率先探索形成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有效途徑,率先解決好影響和阻礙雙迴圈相互促進的各類問題,在構建雙迴圈相互促進的介面、通道、平臺及其體制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取得經驗後複製經驗、示範推廣。

  在治理現代化探索中取得積極效果

  中國經濟時報:深圳特區成立40年來,請問其在提升治理現代化上作出了哪些貢獻,有哪些值得借鑒和推廣的經驗?

  譚剛:深圳特區40年的發展歷程,在城市發展、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法治、文化與政府建設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治理現代化的探索,取得了積極效果,具有借鑒和推廣價值。

  在城市發展與治理方面,發揮經濟特區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乾等精神,主動根據國家發展戰略積極謀劃城市發展,如近年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國家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等無不體現這種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積極有為的現代化治理特點,城市建設水準與城市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在高品質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方面,深圳成功探索出“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治理模式,使得市場的決定性配置作用與政府的引領性作用有機結合,順利完成産業結構升級、經濟動能提升,尤其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走出以市場引導、企業主體為鮮明特色的創新成果産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路徑,實現科技與經濟快速成長,推動深圳經濟發展品質不斷增強。

  在法治建設方面,深圳充分發揮特區立法權作用,推動協商民主建設,成為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城市。最大特點是利用特區立法權把特區探索成功的各種做法用法治方式固化,使得各類改革創新和治理探索能夠在法治基礎上穩步推進。例如用特區立法權為疫情防控提供法律保障,又如前海合作區引進香港法治資源參與合作區治理。

  在區域合作領域深圳大膽探索,尤其是在“一國兩制”實踐上持續推進,通過在制度層面和經濟社會城市等諸多層面的深港合作、深澳合作,從而助推香港澳門參與國家發展大局,較好地發揮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的積極作用。

  圍繞先行示範區不斷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中國經濟時報:在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深圳在哪些方面可以率先做出示範?

  譚剛:深圳應當圍繞先行示範區這一國家戰略目標,繼續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不斷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一是繼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治理現代化的根本優勢和最大保障。二是圍繞先行示範區建設的各大領域繼續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探索和創新,重點在先行示範區五位一體建設上著力推動上述八個方面的治理創新。三是發揮凝聚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治理的成功經驗和優勢,繼續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多元治理,完善和優化廣泛參與、包容多元、共建共治共用的城市治理模式。四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在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上繼續深化探索,加強法治在城市治理中的支撐保障作用。五是借鑒城市治理的國內外有益經驗和做法,加快構建智慧城市,不斷增強科技對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強大支撐,進而持續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監 制丨王忠宏 王輝 王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史曉強

[責任編輯:王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