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阿佤人民唱新歌 幸福的日子一天一個樣

2020-09-16 10:06: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雲南省保山市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以前是個貧困的村寨,這幾年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幫扶下,鄉親們齊心協力脫貧致富奔小康,幸福的日子一天一個樣。

  雲南省保山市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村民 李發順:飯好了可以做粑粑了。

  正準備做大米粑粑的是村民李發順,每天早上7點,他和愛人就開始忙著蒸大米、做粑粑,等著遊客們到府。一天下來,能掙上五六百塊錢,這樣的日子,放在以前李發順想都不敢想。司莫拉佤族村以前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全村73戶29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6戶69人。2010年,李發順遭遇了車禍,幾乎全身癱瘓,只剩下右手能動,全家失去了主勞力,成了貧困戶。

  雲南省保山市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村民 李發順:那個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我能站起來,能自理,不要用淚水去感動別人,要用汗水去贏得別人的掌聲,我就是這樣鼓勵著我心裏。

  李發順咬牙堅持訓練,三年後他扔掉拐杖終於站了起來。李發順説自己站起來的不僅是身體,還有脫貧致富的信心。2014年,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在這裡落地實施,李發順的兩個孩子獲得了國家助學金、生活補助等各項補貼,他自己也通過政府幫扶培訓,學到了竹編、珠串、理髮等技能,還借助政府提供的貼息貸款,發展起了生豬養殖;國家政策幫扶,全家共同奮鬥,2017年底,李發順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如今他還在家門口做起了生意。

  雲南省保山市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村民 李發順:現在我可以天天在家做生意了,不用風吹日曬出去、到外面去了。

  近年來,李發順所在的司莫拉佤族村也借助國家扶貧政策,通過實施全村環境整治、人畜飲水改造和道路硬化工程,“泥水路”變成了“水泥路”,“籬笆房”變成了“小庭院”,大家幸福的日子也一天一個樣, 2019年全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11670元,全村不僅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還發展成了國家3A級景區。

  今年6月,村裏還成立了司莫拉幸福佤鄉旅遊專業合作社,發展起了鄉村旅遊。村民通過房屋土地入股,大家既當解説員獲得工資性收入,又當小老闆獲取銷售收入,年底還有股權分紅,三份收入給大家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和穩穩的“幸福感”。

  雲南省保山市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村民 孟忠賢:早上沒有遊客的時候,可以來田裏種農田,等到遊客來了以後,可以回家去做生意了嘛。

  雲南省保山市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村民 李發果:很多遊客跟我交流,人家覺得你也很開心,我説很開心,我覺得是特別幸福。人也特別多,我覺得心裏充滿了希望。

  雲南省保山市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村民 李發順:這個社會穩定是不是呀,家庭收入也穩定,就叫小康呀。我認為現在在我心目中,已經算小康了。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