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青年人要學習什麼樣的科學家精神

2020-09-15 20:17:00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新時期新任務下的今天,廣大青年特別需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向科技工作者學習,學習他們的家國情懷與愛國熱忱,學習他們不慕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我國科學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懷揣一顆拳拳愛國之心,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毅然返回國內,開創了中國肝膽外科研究新領域;懷著一腔熾熱愛國之情,氣象學家葉篤正不顧美國政府百般阻撓,堅持回到祖國,支援祖國的科研事業。對於每一位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而言,他們的成就無一不是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對於肩負時代重任的青年人而言,要學習科學家這種愛國精神,胸懷祖國、胸懷人民,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施展才幹,報效祖國,把個人的成長成才融入祖國的大發展中。

  板凳甘坐十年冷。每一項巨大科技成果的問世,離不開敏銳的科學洞察力,更依靠科學家們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甘坐“冷板凳”的奉獻精神。科研的道路有時顯得漫長而孤獨,從科研規律看,研究成果往往難以一蹴而就,總有一個循序漸進、量變積累的過程。據調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三大獎項,從立項到結項的研究時間平均為11.4年,從結項到提名國家獎的時間間隔為4.4年。科技創新的要求越是迫切,越是要下一番沉潛專注功夫;越是盛行名利至上,越是要不為“名利”遮眼,為“路漫漫其修遠兮”的科研事業奉獻青春歲月,這是科技工作者們為青年人上的重要一課。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1835年,馬克思在他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如是寫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們正是在推動祖國科技進步、謀求中國人民幸福的道路上隱姓埋名、踽踽前行,創造出令世界矚目的科技成果,鑄就了內涵豐富的科學家精神。青年人應當銘記並學習這種精神,以家國天下為己任,不計名利,潛心研究,追隨科技工作者們的步伐,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將個人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