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日報: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

2020-09-13 10:46: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緊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科學分析制約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為新時代科研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面對新形勢,我們這一代人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

  首先是牢記科教興國的光榮使命。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科學家們必須當仁不讓地肩負起科教興國的重任,將科學追求融入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事業中去;必須努力培養創新人才,讓科技創新的後備力量源源不斷。

  其次,我們要加強基礎研究,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面臨愈演愈烈的外部封鎖打壓,我們在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路、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還必須苦練內功、強化基礎,突破各項核心技術短板,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在一些領域打造中國優勢項目,夯實國際合作基礎。

  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問題的根源是基礎研究沒有跟上,需要把原創能力提升擺在突出位置。這一方面需要科技工作者時刻保持好奇心、保持自由探索的精神,勇於坐冷板凳拿出真正的原創性成果;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堅決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

  再次,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此次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對各級領導幹部提出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遵循科學發展規律”的要求。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宣揚和推崇科學精神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更需要整個社會崇尚科學、尊重科學。在建設科技強國的征途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尊重科學,熱愛創新,為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貢獻一份力量!(金觀平)

[責任編輯:陳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