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雪域時評:拿出建設新西藏的 最美姿態

2020-09-12 18:45:00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字號

  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一筆一劃記錄著歲月的滄桑變化。從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到豐衣足食,從與牛羊同居到寬敞的生活空間,從“只是會説話的牲口”到當家做主人,從沒有一寸公路到立體交通……從一無所有到繁華盛世,我們深深感受到西藏為何如此的不一樣?深情感懷現在為什麼能這樣?深切領悟未來該是怎麼樣?

  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各族人民不僅飽受著帝國主義的踐踏蹂躪,還飽受著封建農奴主階級的殘酷壓榨。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順應西藏各族人民的迫切願望,被歷史和人民選擇的中國共産黨,從維護祖國統一、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維護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果斷作出了解放西藏的重大戰略決策。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曆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是西藏文明進步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轉折,從此,西藏永遠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走上了無限光明的嶄新時代。

  人間正道是滄桑,天翻地覆慨而慷。從和平解放到百萬農奴大解放,從經濟社會大發展,再到決勝全面小康的大飛躍,雪域高原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援下,西藏各族幹部群眾團結一心、艱苦奮鬥,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今天,西藏人民生活水準全面提高,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基礎設施加快完善,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築牢,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有國才有家。西藏的過往表明,祖國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最大依靠,只有在偉大祖國的懷抱中,西藏才有幸福和諧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國家好小家才會好,國家強盛個體才會有榮光,國防牢固人民安全才會有保障。個人無論身居何處,無論走得多遠,都是祖國母親的孩子。祖國的強大,成為我們生命最厚重的底色;祖國的興盛,是我們行走世界最大的底氣。

  家在玉麥,國是中國。翻過喜馬拉雅的崇山峻嶺,透過雲霧繚繞的日拉雪山,遠遠望去,是全國人口最少的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的一個小村莊,也是卓嘎和央宗姐妹居住了幾十年的家。半個世紀以來,在父親桑傑曲巴的帶領下,父女三人以放牧為生,守護著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姐妹兩人就像紮根雪域的格桑花一樣盛開在祖國邊陲。“家是玉麥,國是中國。”在卓嘎、央宗姐妹眼裏,中國是阿爸手中縫過的五星紅旗,是姐妹倆腳下離不開的土地。

  “冰山愈冷情愈熱,耿耿忠心照雪山。”孔繁森把自己一顆火熱的心獻給了西藏高原,獻給了黨的事業。他對藏族同胞的愛、對祖國人民的愛,就像高原上的藍天一樣,那樣的純潔,那樣的深沉,那樣的博大。他始終在努力踐行著自己最喜愛的那句名言:“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産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

  “國旗老阿媽”次仁曲珍, 從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那天開始,老阿媽就開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深情地望著北方,迎著升騰的朝陽升國旗。一萬七千次對五星紅旗的仰望,老阿媽對國旗的熱愛勝過自己的生命,國旗就是她生命的全部。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在祖國的大家庭中,希望西藏有怎樣的未來,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升發展品質,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黨的組織和政權建設,確保國家安全和長治久安,確保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確保生態環境良好,確保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説,誰説?我們不幹,誰幹?”一百年前,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中的發問,至今仍然振聾發聵。明天該是什麼樣的,我們不妨就做出怎樣的努力,我們必須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拿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最美姿態,選擇用行動墊起夢想的高度,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

  (中國西藏新聞網所登載該網評文章僅為分享交流經驗目的,屬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網觀點。)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