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特區40年 |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黨的建設的鮮明特色

2020-08-31 18:14: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

  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

  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者,深圳曾創造出“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也書寫著“每天授權發明專利51件”的“中國高度”,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跨越。深圳,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強。

  我們不禁要問,從邊陲“小漁村”到現代大都市,40年來深圳乘風破浪不斷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辦好深圳經濟特區的根本保證,在於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自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深圳各級黨政領導頭腦非常清醒,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深圳要建立的是經濟特區,而不是政治特區,雖然深圳在經濟方面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但不是脫離黨的領導的自由地帶,要使深圳經濟特區順利發展,就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正是堅持了黨的全面領導,才為經濟特區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環境,才有了特區今天這樣的局面。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史,就是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彩樣本。黨的堅強領導是深圳乘風破浪的“紅色引擎”,是特區事業不斷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

  深圳經濟特區改革發展事業取得的成就,是黨中央堅強領導悉心指導的結果。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場”,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決策和領導,為深圳的改革發展指明瞭航向。在深圳經濟特區改革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期和重大歷史進程中,黨中央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非凡的氣魄帶領深圳人民不斷將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1979年4月,鄧小平同志決定創辦深圳經濟特區時就對其寄予厚望,並指出:“還是叫特區好,陜甘寧開始就叫特區嘛!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當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轉中共廣東省委、福建省委關於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報告,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試辦特區。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福建兩省會議紀要》,正式將“特區”定名為“經濟特區”。同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和頒布《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正式宣佈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個市分別劃出一定的區域設置經濟特區。從此,深圳掀開了歷史的嶄新一頁。進入新時代後,深圳再次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2018年1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確賦予了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新的目標定位。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重申了這一目標定位,並對如何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進行了詳細而明確的規定。事實上,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年來,黨中央舉旗定向、英明領導,始終是引領深圳改革開放乘風破浪、一路前行的“燈塔”。

  堅持黨對經濟特區事業的全面領導,必須把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特區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改革開放之初,深圳市委領導班子就明確強調,“要建設好深圳經濟特區,我們需要做許許多多的工作。當前最重要的,是要把特區的黨組織建設好。”

  1991年9月頒布的《中共深圳市委關於加強黨的建設的意見》再次強調,“越是改革開放越要加強黨的建設,把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深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強核心和反和平演變的堅強堡壘。”2005年,深圳市第四次黨代會決定“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建設和諧深圳效益深圳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2010年,深圳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努力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和執政水準,努力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力量。”2015年,深圳市第六次黨代會強調,要“率先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任務,為特區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履行新使命,實現新目標,必須充分發揮黨在深圳經濟特區各項事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

  總之,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的不同時期,歷屆深圳市委都高度重視黨的自身建設,把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特區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為深圳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要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深圳經濟特區落到實處,就必須不斷完善特區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不斷提高特區各級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經濟特區源於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並一直擔負著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探路和起示範作用的使命,這就要求特區的黨組織不斷提升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經受住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考驗。40年來,深圳市委和各級黨組織有效破解了改革發展難題,成功應對了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體現了較高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發展的任務更加複雜繁重,特區各級黨組織要努力在推進科技創新、深化國企改革和機構改革等各項改革發展重任中探索形成加強黨的領導的新路徑,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切實讓黨的領導在經濟特區發展中凝聚起磅薄而持久的力量。

  始終以敢闖敢試的精神推進深圳經濟特區黨建改革創新

  深圳經濟特區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的精神而著稱,這是特區經驗的根本點。深圳經濟特區前進的歷程,就是敢闖敢試、衝破藩籬的歷程。在經濟特區的建設進程中,不知有多少次衝破了無形的思想牢籠,率先吃“第一隻螃蟹”。2012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深圳前海時再次肯定了特區這種敢闖敢試的精神,他指出:“開發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特區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敢於‘吃螃蟹’,落實好國家給予的‘比特區還要特’的先行先試政策。”經濟特區成立40年來,特區的建設者們正是始終以這種敢闖敢試的精神推進特區黨建的改革創新,用創新的辦法破解黨的建設難題。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區域,深圳適應經濟社會結構的急劇變革,較早進行非公黨建領域的探索。早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初,深圳市委明確提出:“特區要‘特’,特在獨資、合資企業中加強黨的建設”,並明確提出涉外企業黨組織的建立要與企業的組建同步進行。

  近年來,深圳又根據新興領域特點,在以建制單位為主設置黨組織的基礎上,堅持區域化思維,在全市309個産業園區、221個高層商務樓宇、22個大型商圈市場建立黨組織。率先成立網際網路行業聯合會及黨委,突出龍頭帶建、區域統建、行業聯建“三措並抓”,推動騰訊、迅雷等大型企業單獨建立黨委,讓黨組織和黨員在內容審核把關、網路空間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切實引導網際網路企業聽黨話、跟黨走。

  伴隨著特區城市化的進程,深圳積極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的探索。1992年6月18日,《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深圳經濟特區農村城市化的暫行規定的通知》提出:“各居委會和集體經濟組織應根據實際情況,單獨或聯合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此後,深圳根據移民城市流動人口較多的實際,開始在實踐中探索創新流動黨員管理工作。

  1997年,深圳開始試點以社區為單位開展流動黨員管理工作,並逐步推動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工業區、住宅區、商業區以及村鎮、街道五種基本社區單位單獨建立黨組織。1998年,深圳市印發了《關於全面推動流動黨員社區管理的通知》,2002年又制定下發了《深圳市流動黨員社區黨組織工作暫行規定》,要求每個街道至少成立1個流動黨員社區黨組織,規模較大、流動黨員較多的村、社區以及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也要成立黨組織。

  為了進一步推進社區黨建標準化建設,2015年12月底,深圳出臺了《關於推進社區黨建標準化建設的意見》,在全市社區推進社區組織建設、黨員管理、治理結構、服務群眾和工作職責“五個標準化”建設。到2017年,全市645個社區統一設立了黨委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13個社區通過標準化達標驗收。

  適應資訊化社會、網際網路時代對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深圳還率先探索“智慧黨建”,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資訊化、精準化水準。2013年,作為深圳市“智慧黨建”系統試點的南山區率先探索“智慧黨建”,構建以“雲(E網通黨建雲)、網(南山先鋒網)、圖(黨電子地圖)”為核心的“兩平臺(黨員聯繫群眾資訊化平臺、黨員教育管理服務資訊化平臺)和四板塊(智慧問政、智慧服務、智慧互動、智慧管理)”,從而實現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長效化運作。

  “智慧黨建”不僅創新了黨員教育管理體系,更讓城市基層黨建插上了資訊化的翅膀。除了在南山區試點建設“智慧黨建”系統外,深圳還在全市社區和園區建立黨群服務中心,配置統一的綜合資訊系統,提供“一門式一網式”綜合窗口受理服務,逐步實現“前臺一口受理,後臺分工協辦”,公共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率達到90%以上,網上申報辦理率達到80%以上,全流程網上辦理率達到50%以上,全面提升了為民服務水準。

  此外,為了推進特區黨建工作創新,深圳自2010年起推出“書記項目”黨建創新工程。一大批黨建特色實踐項目,如龍華新區“基層黨務工作者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光明新區黨群服務“零距離工程”、鹽田區和寶安區黨代表任期制的探索以及羅湖區外來工“同鄉村黨組織建設”等,這些黨建項目亮點紛呈,為特區的黨建工作注入活力和動力。

  始終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深圳經濟特區從嚴管黨治黨

  自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在經濟社會建設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黨的建設日益增強,絕大多數黨的組織和黨員、幹部經受住了執政和改革開放的考驗,保持了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共産黨人本色和純潔性,在特區各項事業建設中發揮了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但是,深圳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市場經濟活躍,意識形態鬥爭尖銳,各種物質誘惑強烈,特區黨內不正之風和以權謀私甚至貪污受賄、腐化墮落等消極腐敗現象仍然存在,有的還相當嚴重。因此,自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歷屆市委都高度重視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始終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特區從嚴管黨治黨,確保了黨員幹部隊伍的純潔性,為特區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黨的作風好壞是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能否鞏固和特區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問題。為此,深圳市委把不斷加強黨員幹部的作風建設放在戰略高度加強部署和推進,堅持改革發展的力度有多大,作風建設的力度就要有多大,把加強作風建設貫穿于深圳建設和發展的全過程。

  經濟特區建立後,就曾針對黨政機關經商辦企業、炒買炒賣外匯、濫發錢物的不正之風開展了專門的治理行動。此後,深圳市委先後制定頒布了《特區幹部守則》《關於搞好黨風建設的十條規定》《關於糾正以權謀私不正之風的五項措施》《關於市領導深入基層改進領導作風的規定》《關於嚴禁黨政機關幹部利用職權和工作之便索取受賄謀取私利的規定》等一系列規定,以制度建設來推進作風建設,通過抓黨建促進行業風氣扭轉。同時,特區還積極推動以主題實踐活動為主線帶動作風建設。

  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特區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有力手段和方法。深圳經濟特區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紀律建設。1979年1月,中共深圳市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籌備組成立。同年8月,中共深圳市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正式成立。1984年10月,深圳市委紀委升格為中共深圳市紀律檢查委員會。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市紀委運用好執紀監督“四種形態”,將紀律審查作為重點,一方面違紀必究,堅決維護紀律權威,一方面抓早抓小,做到紀在法前,嚴管厚愛,傳遞出“正風反腐越來越嚴、紀律要求越來越嚴、執紀標準越來越嚴、幹部監督越來越嚴、責任追究越來越嚴”的信號。

  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容易滋生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腐敗現象。作為市場經濟的早發地區,深圳率先面臨市場經濟的考驗,也率先進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反腐探索。在特區成立初期,針對一些黨員幹部鑽制度的空子走私販私行為,深圳就處分了參與走私的黨員20多人。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少數黨員幹部中出現“一切向錢看”的消極腐朽思想,經濟腐敗現象有所抬頭。基於這種新的挑戰,深圳紀檢部門從實際出發,先後圍繞清理整頓公司財務、稅收、物價、幹部建房、個人承包企業、金融信貸、基建招標、出國護照辦理等領域,發動人民群眾檢舉揭發、提供線索,查獲了大量違法違紀案件。

  2002年初,《深圳市反腐保廉預防體系總體思路》正式出臺,系統構建深圳反腐保廉的制度體系。2004年,深圳在全國率先開發了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對行政審批工作進行全程實時監控,確保政府權力運作更為廉潔高效和科學規範。2013年5月8日,深圳前海廉政監督局掛牌成立。2014年12月,前海成立廉政監督諮詢委員會,旨在為前海深港合作區探索建立與我國政治體制相適應、與懲防腐敗體系相銜接、與現行法律制度相配套的廉政監督體制機制,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局面。特區黨建的探索證明,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會對掌握權力的黨員幹部帶來種種誘惑和考驗,增加腐敗的概率和可能性,這也必然要求加強從嚴管黨治黨,進一步完善監督和制約權力的制度籠子,構築反腐敗的監督體系。

  總之,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年來,黨建工作不僅是特區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特區推進改革開放的根本政治保障。未來,要將深圳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也必須全面加強黨對特區建設事業的領導,持續不斷推進黨建創新,始終堅持從嚴管黨治黨,從而充分彰顯特區黨的建設的鮮明特色,使特區成為全國黨建工作的窗口。

  (作者為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黨的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