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註冊制改革為創新創業注入新動力

2020-08-29 10: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8月24日,首批18家創業板註冊制企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集體敲鐘上市,標誌著A股存量市場註冊制改革正式落地。這將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資本市場在服務創新創業企業融資方面有了很大提升。自2009年推出以來,創業板市場逐步發展壯大,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開板至今,創業板共有上市公司800余家,總市值超過9萬億元,一大批企業成長為行業龍頭。去年開市的科創板,顯著提升了資本市場服務“硬科技”企業融資的能力。此次改革後的創業板主要服務於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援傳統産業與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進一步擴大了支援創新創業企業的覆蓋面。

  註冊制改革進一步破解了創新創業企業融資瓶頸。由於創新的風險以及創業結果存在不確定性,創新創業企業很難獲得銀行融資。註冊制改革進一步破解了這些問題。創新創業企業上市門檻降低,發行股票融資不再需要漫長審核,哪怕是暫時不盈利甚至“同股不同權”都有機會上市融資,這為更多成長中的創新創業企業上市提供了便利。與科創板主要支援“硬科技”企業不同,經過註冊制改革,創業板還將支援商業模式創新企業,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對創新創業企業的服務能力。

  除了更好服務上市企業融資外,註冊制改革對於廣大未上市企業而言同樣是重大利好。隨著註冊制改革深入推進,上市公司股價走勢為大量同類非上市公司提供了市場化估值參考,不僅為創投機構投資廣大創新創業企業提供了有效借鑒,也為這些企業通過股權質押等方式向金融機構融資提供了便利,從而使得創新創業公司能夠獲得更多發展壯大的機會。

  註冊制改革還提振了創投機構的熱情。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巨頭,在誕生之初均獲得了創投機構的大力支援。這些企業上市後,創投機構也同樣賺得盤滿缽滿。同時,以前受到各種門檻限制,國內很多創投機構投資項目面臨難以市場化退出的尷尬,“募、投、管、退”迴圈運轉不暢。註冊制改革深入推進讓這些創投機構的退出通道更加暢通,從而有效提高了創投機構投資熱情,為優質創新創業企業源源不斷地供應資本。

  資本市場帶來的財富效應將激勵更多人投身創新創業大潮。隨著資本市場對創新型企業開出更高估值,這些公司創始大股東的財富也隨之水漲船高。一大批創業者從普通打工者或科研人員成長為大企業家,把創新創業的夢想變為現實,資本市場的支援功不可沒。這些真實的成功故事足以激勵更多後來者在創新創業道路上攻堅克難、奮勇向前。

  總之,註冊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有利於補齊國內資本市場支援創新創業方面的短板,將激發全社會加大對創新創業在技術、人力、資本等方面的投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走上高品質發展之路。(梁睿)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