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長江到巢湖,習近平關切這些緊要事

2020-08-20 16:2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安徽,擁有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還有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習近平安徽之行第二天,五個考察點都緊鄰著水。從長江之濱的生態園和鋼鐵廠,到巢湖之畔的創新館、紀念館和蓄洪區,總書記觀汛情、看復工、溯歷史、瞻未來,行到江淮緊要地,一枝一葉總關情。

  長江之濱:生態保護殷勤看

  重慶、宜昌、荊州、岳陽、武漢……長江上中游的這些城市,都曾留下習近平總書記探訪母親河的足跡。8月19日,他來到長江下游的安徽省馬鞍山市。

  長江流經安徽省境內416公里,稱八百里皖江,由西南向東北斜貫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5市。去年,馬鞍山開展以薛家洼為重點區域的長江東岸綜合整治。總書記此行重點考察的就是長江邊的薛家洼生態園。

  以前的薛家洼,遍地散落非法碼頭、散亂污企業、危舊民居,排污超標、鋼渣滿地。去年4月,馬鞍山市開展生態環境攻堅戰行動,徹底拆除沿岸違規建築,57戶229名漁民也全部上岸。

  習近平總書記曾痛心地形容長江——“病了,病得不輕了。”長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但在2016年1月5日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總書記卻“潑了一盆冷水”:“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2018年4月,總書記曾用三天時間,跨兩省、行四地、訪長江,並再次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湖南嶽陽君山華龍碼頭,他專門察看非法砂石碼頭取締及整治復綠、濕地修復情況。總書記擲地有聲:“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

  這次在薛家洼,總書記察看長江水勢水情、岸線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等情況。如今的薛家洼,經歷復綠增綠、涵養濕地等修復工程,漫江碧透、萬象回春,這正是得益於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從馬鞍山到合肥:繼往開來勇向前

  馬鞍山,一個“因水建廠、因廠設市”的故事。1953年,因為地處長江南岸,交通和資源條件好,馬鞍山鐵廠開辦於此。去年9月,作為長三角一體化重大合作項目,中國寶武鋼鐵與馬鋼實施戰略重組。此次安徽之行,習近平考察了馬鋼集團。

  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馬鋼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第一個車輪輪轂廠、第一套高速線材軋機、第一條大H型鋼生産線等。去年,馬鋼集團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車輪”榮獲2019世界製造業大會創新産品金獎。

  今年5月,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曾赴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調研。他希望企業做到安全生産、健康生産,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在馬鋼集團,習近平走進生産車間,了解企業復工復産和經營情況。儘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期雙重影響,馬鋼仍是“一馬當先”,今年上半年産鋼1020萬噸,同比增長了7.6%。

  習近平勉勵馬鋼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把握機遇、順勢而上,特別是要把自身改革發展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機結合銜接,力爭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不斷發展壯大自己,也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當天下午,總書記赴安徽省會合肥考察。他考察了同在巢湖之畔、僅有一街之隔的兩個館——安徽創新館和渡江戰役紀念館,既展望未來,又回眸歷史。

  安徽創新館是全國首家以“創新”為主題的場館,集中展示了安徽近年來1400余件有代表性的創新成果,涵蓋人工智慧、高端裝備製造、綠色食品、數字創意等新興産業。

  4年前來安徽考察時,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方興未艾,我們要增強使命感,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歷史總是由勇敢者創造。面向八百平方公里的浩瀚巢湖,渡江戰役紀念館昂然矗立。這座紀念館全景展現了71年前一部壯烈的戰爭史詩。 

  渡江戰役是人民解放軍實施戰略追擊的第一個戰役,也是向全國進軍作戰的偉大起點。當年的渡江戰役總前委就駐紮在合肥市境內的肥東縣瑤崗村。2012年建成開放的渡江戰役紀念館,再現了四百萬軍民奮勇向前的壯闊場景。

  在渡江戰役紀念館,習近平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去年9月,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前夕,總書記曾專程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當年,正是在香山,毛澤東、朱德同志發佈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吹響了“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偉大號角。總書記説,我們緬懷這段歷史,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  

  無論是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還是宜將剩勇追窮寇的革命到底精神,正是今日之中國最需要弘揚和傳承的。

   巢湖之畔:防汛救災不放鬆

  19日下午,習近平專門來到合肥市肥東縣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在這裡的巢湖大堤羅家疃段,總書記仔細察看巢湖水勢水情。

  今年進入梅雨季,合肥先後遭遇8輪降雨,平均降水量是常年梅雨量的3倍多。7月19日中午,巢湖中廟站迎來150年以來的歷史最高水位。環巢湖而立的合肥市及重要高鐵大動脈面臨受災威脅。

  當天中午13時,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命令,果斷啟動肥東十八聯圩和六聯圩分洪蓄洪,到26日達到蓄滿狀態,蓄洪水量達1.6億立方米,有效降低巢湖水位15至17釐米。

  巢湖水位目前仍然超警。今年汛期以來,合肥已出動超過60萬人次參加抗洪搶險。習近平在巢湖大堤看望慰問了防汛抗洪一線人員和參加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等。他説:“今天是專程來看望大家,我要向全國奮戰在抗洪搶險救災一線的同志們,致以誠摯的問候!通過你們的鬥爭、奮鬥、堅持、努力,我們在不斷奪取抗災、防洪、防汛的階段性勝利。”

  習近平看望慰問了陳陸、甘磊、帖克艷三位在防汛抗洪中不幸犧牲的同志的親屬。習近平説,你們的親人也是我們的親人,是祖國的親人,他們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們都會崇敬他們。每當危難時刻總有英雄挺身而出,這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體現。你們要把工作生活安排好,保重身體,以最好的方式來告慰他們。

  就在總書記赴巢湖考察防汛的這一天,水利部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強化洪水應對措施。“七下八上”雖然已經過去,防汛形勢仍然不容樂觀。有力組織防汛救災,統籌抓好南北方江河安全度汛,依然是當前的緊要之事。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