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給別人挖坑,斷自己的根——美科技霸淩悖逆世界發展潮流

2020-08-20 15:45:00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字號

  新華社記者劉石磊

  日前,美國政府明確要求,字節跳動公司90天內剝離抖音海外版在美運營所有權益。

  這種巧取豪奪的戲碼已不是第一次上演,套路也還是老一套:又是以“國家安全”為名,又是毫無根據,又是肆意給別人的發展道路挖坑。似乎斷了別人的路,就能保住自己的領先位置。殊不知,開放合作是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大勢,也是成就今日美國科技實力的根基。不斷給別人挖坑,只會自絕於全球創新潮流,實是自斷根脈之舉。

  這種霸淩行徑,違背自由競爭的市場精神。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本是美國一貫標榜的,卻一再被它自己公然踐踏。從當年的法國阿爾斯通、日本東芝,到如今中國的華為、大疆、字節跳動,美國的“現代海盜”式邏輯昭然若揭——處於競爭優勢時給別人講標準講規範,一旦競爭失利,標準成了“雙重標準”,規範則成了“犯規”。

  這種霸淩行徑,違背開放合作的科學精神。團結協作是人類攜手解決困難挑戰的內在需要,是科學發展、技術進步的必然要求。去年,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拍攝凝結了全球多家機構數百名科研人員的努力;當下,新冠疫苗研發有賴於多國上百個科研團隊的合作共用。諸多案例表明,科技全球傳播帶來人類進步,深化國際合作是大勢所趨。對科技合作中的國別歧視,應像對待種族歧視一樣堅決抵制。

  這種霸淩行徑,違背融合發展的全球化大勢。如今,無論硬體還是軟體,基礎科研還是應用技術,全球發展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融合中不斷優化升級。未來,這種聯繫只會越來越密切,斷不了也脫不開。最新一期《世界智慧財産權報告》就指出,全球創新活動呈現出合作日益緊密、更加國際化的特點。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説,當今的創新格局在全球範圍內緊密關聯,各經濟體必須在追求創新方面保持開放。

  美國政府不斷對別國實施科技霸淩,是遺忘了歷史的經驗,違背了發展的規律。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世界科技強國的地位,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保持開放合作,在全球範圍內廣羅人才。近年來,美國政府丟失了開放競爭的自信,肆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之道,這不僅不會讓美國“再次偉大”,反而會讓美國與曾經的偉大背道而馳。

  霸淩別國,反噬自身的經濟代價不菲。英國《金融時報》近期刊文説,美國科技行業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被低估。中美兩國科技行業緊密連接在一起,一旦脫鉤,“將給數以百計的美國科技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美國政府肆意打壓別國企業,逼迫別國和美國脫鉤,實則導致美國與未來脫鉤,與機遇脫鉤。

  霸淩別國,導致美國國際信任赤字劇增。美國政府給中國企業挖坑,損害的是自身國際聲譽。西班牙國際政治問題專家胡裏奧裏奧斯上月發表署名文章,專門分析了美國打擊中國科技企業的目的,並呼籲歐盟警惕“美國陷阱”。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促進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才能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各國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新動力。奉勸美國個別政客,與其處心積慮給別人挖坑,不如腳踏實地為自己鋪路。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