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媒:出結果太慢 四成檢測毫無意義

2020-08-17 18:34: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檢測能力不足、檢測週期過長的問題一直飽受詬病。有美國公共衛生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檢測只有在兩到三天以內反饋結果,才能起到控制疫情傳播的作用。

  然而,根據美國媒體的一項最新調查,40%的美國民眾要等待超過三天才能收到自己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聯合一家數據公司在7月30日至8月10日期間,通過網路問卷對來自全美的9444名受訪者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40%的人收到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用時在三天以上。

  哈佛全球衛生研究所所長阿希什傑哈指出,事實上,反饋病毒檢測結果的時間超過48小時“就已經錯過了追蹤密切接觸者的最佳時機”,而超過72小時的檢測結果,可以説是“毫無意義”。

  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此前也一再批評説,“那些三天以後才能得到結果的檢測完全是浪費。”

  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 比爾蓋茨:到目前為止,美國在檢測上存在的問題令人震驚,因為聯邦政府一直沒有改善新冠病毒檢測上的問題,他們只想説自己做得有多棒。我想説,不要再為那些三天以後才能得到結果的檢測買單了,你們花費著數十億美元,獲得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最無價值的檢測結果。

  調查顯示,在全美50個州中,有一些州,如馬薩諸塞州和南達科他州等,新冠病毒檢測平均用時在兩天左右;而在亞利桑那州和西弗吉尼亞州等地,平均用時則接近四天半;印第安納州的新冠病毒檢測平均用時甚至超過了五天。阿希什傑哈指出,這就是美國在抗擊疫情時缺乏國家層面的統一調度、各州一盤散沙的下場。

  美國多地疫情看似趨緩 實則檢測量下降

  除此之外,專家還指出了美國近期檢測量下降的問題,7月中旬以來,佛羅裏達州、亞利桑那州和得克薩斯州等疫情“重災區”的每日新增病例數有了較大降幅,然而與此同時,這幾個州的日檢測量也下降了近一半。阿希什傑哈表示,這讓專家難以判斷病例增速放緩是否由檢測量下降所致,也就無法確定疫情真實的嚴重程度。

[責任編輯: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