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交通"短板"變幸福"潛力板" 習近平佈局暢通農村"大動脈"

2020-08-07 15:03:00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字號

  編者按: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就補齊短板進行了深刻闡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瞭工作著力點。

  習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牽涉到方方面面,但補短板是硬任務。8月3日起,人民網推出“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全面小康‘硬任務’”系列報道,深入解讀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義。

  “路,就是山裏人的命。”這話並不誇張。從一個普通群眾的脫貧致富,到一個鄉村的振興,再到整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哪樣都離不開路。

  在《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的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貧困地區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狀況較差,很多地方沒有打通“最後一公里”。如何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這一直是他掛念在心的大事。

  破除農村交通瓶頸 打通“最後一公里”

  一條農村公路,連接的是鄉村與城市,打通的卻是貧瘠與富足、困頓與希望。

  要想富,先修路。對大山深處的群眾來説,沒有暢通的路,再好的致富夢想也是“空中樓閣”。

  在湖南湘西有首民謠:“矮寨坡,山連山,一十三道彎,彎彎都是鬼門關。”唱的是湘西矮寨盤山公路的險惡,這裡是湖南通往重慶的必經之路,歷來被過往司機視為畏途。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湖南考察。這是3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位於湖南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懸索橋考察。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湖南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懸索橋視察。了解到湘西州近年來交通條件變化很大,特別是鄉村道路網已基本形成,習近平

  總書記很高興。他指出,“貧困地區要脫貧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很重要,這方面要加大力度,繼續支援。”

  時隔四個月,習近平總書記于2014年3月在關於農村公路發展的報告上再度批示:“在一些貧困地區,改一條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給群眾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指導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道、農村公路建設為重點,實施了一大批重點工程,積極解決貧困地區的交通發展短板。

  在中國西部偏遠山區山高谷深的地方,溜索曾是民眾的重要交通工具。近年來,四川在阿壩、甘孜、涼山、廣元、綿陽等地山區相繼建設的“溜索改橋”項目,讓這裡的“蜀道難”成為歷史。

  2018年,經過5年多艱苦奮鬥,四川省77座“溜索改橋”項目全部建設完成,結束了該省499個村、十幾萬民眾僅靠溜索出行的歷史。路通了,山貨得以賣出,遊人紛至遝來,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當地村民從外返村必須先坐渡船,再步行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惡劣的交通條件是導致“山裏産品運不出去、山外技術引不進來”的直接原因。而在瀘溪縣建橋、修路通車以後,不僅旅遊經濟一路攀升,還發展了蔬菜和中藥材基地,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打通農村發展‘最後一公里’,這不僅意味著彌補貧困地區在交通上的缺陷,也為貧困地區步入全面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基礎。”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張孝德坦言,在中國邁向交通強國的進程中,一個佈局完善、互聯互通、綠色智慧、耐久可靠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路體系,離不開農村公路這一“毛細血管”的暢通。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指出,農村公路發展為深度貧困地區打通“最後一公里”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面臨不少挑戰。他建議,在農村公路發展的總量、路網完善、技術等級、網路覆蓋廣度與通達深度等方面,應加以重視積極發力。

  倡建“四好農村路” 給力新時代的鄉村振興

  受地理條件複雜、經濟基礎薄弱等因素制約,不少地區農村公路的建、管、養、運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成為廣大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短板。

  圖為2020年5月12日拍攝的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同練瑤族鄉大坪村下大弄屯的通屯公路。2016年至2019年,同練瑤族鄉共建設48條公路,實現108個屯全部通路、49個20戶以上屯全部通水泥路,改善了瑤鄉群眾的出行條件,打通了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為此,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建設“四好農村路”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一場關於農村路的改革拉開序幕。

  2017年12月,他再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交通運輸部等有關部門和各地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並再次強調既要把農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在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左停看來,“四好農村路”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先手棋”,是破解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的關鍵,也是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還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更是確保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的底氣所在。

  “四好農村路”就像一條條金絲銀線,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廣大客戶,把貧困地區與全國大市場緊緊連在一起,有效盤活了貧困地區的資源。這項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親自推動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為農村交通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

  “四塞之固,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坐落于沂蒙山深處的山東省蒙陰縣岱崮鎮,長年交通閉塞,山貨難運出、美景無人賞,莊稼漢們只好外出另謀生計。

  近年來,“四好農村路”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讓曾經的“四塞之固”變成了大道通途。路通了,山裏的蜜桃飛向了北京、上海的超市,還漂洋過海遠銷歐洲;路通了,城裏的遊客紛至遝來,賞春度夏領略金秋;路通了,不少打工者重返家鄉,辦起農家樂、建立合作社。

  不僅是岱崮鎮變了樣,湖北省羅田縣“四好農村路”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近10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老勝天公路改造後,九資河鎮2000多戶貧困戶靠種植中藥材脫貧摘帽;駱駝坳鎮燕兒谷公路和鳳山鎮大霧山旅遊公路通車後,鄉村旅遊火爆,700多戶貧困戶吃上了旅遊飯。

  強化頂層設計、加強組織保障、加大資金投入、精準定向施策……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心支援下,我國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結出了纍纍碩果——

  2014-2019年五年間,全國農村路網規模持續增長,新改建農村公路139.2萬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05萬公里,通硬化路鄉鎮和建制村比例分別達到99.64%和99.47%。共建農村交通的大格局逐步形成。農村“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交通扶貧精準化水準不斷提高,農村物流網路不斷完善,“四好農村路”已經成為鄉村居民增産增收、脫貧致富的幸福之路。

  “總書記提出建設‘四好農村路’的思路,讓鄉村‘走得出去’、‘引得進來’。這不僅能打通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梗阻,還能讓農村有‘造血’能力,從而形成服務鄉村振興的‘雙向通道’,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用,為鄉村振興的發展帶來活力。”張琦如是説。

  堅持新發展理念 佈局致富“大動脈”奔小康 

  “沒有農村的小康也就沒有全面的小康。為了廣大農民的小康夢早日實現,新形勢下,要進一步深化和加強農村公路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的發展和農民致富奔小康有著更加深遠的謀劃。

  對於農村公路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寄予了殷切期望。在他的關心推動下,我國努力邁向“四好農村路”的總目標,築起打贏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

  2019年8月,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農村交通條件和出行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基本建成佈局合理、連接城鄉、安全暢通、服務優質、綠色經濟的農村公路網路。

  規劃建設農村公路,不能一味追求數量和規模的增長,要想發揮農村公路建設的最大效益,需注重與鄉村振興戰略、與精準扶貧脫貧、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相協調。世易時移,“修路”的要求更高,但永恒不變的是,農村道路連通人的需求,深植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裏。

  昔日羊腸小道的羅霄山脈井岡山貧困地區“路無三尺寬”,如今“諸多動脈通四海,千條血管互交織”的交通路網伸向田間山頭,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任督二脈”……

  井岡山神山村路況新舊對比圖。井岡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日前,記者在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看到,村裏的羊腸小道變成寬廣平坦的柏油路。一路通,百事通! 發展綠色産業,搞起紅色旅遊,神山村推進“交通+産業”模式,大力發展茶葉、黃桃、雷竹等特色産業,這裡的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裕,笑容越來越燦爛。

  神山村的變化,只是我國農村公路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一些貧困縣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帶動了一批特色産業、特色小鎮發展,桃花小鎮、蓮藕小鎮、光伏小鎮等雨後春筍般涌現,一條條路把這些特色小鎮“串珠成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致富門路。 “下一步的重點應以‘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為抓手,因地制宜推動交通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左停建議説,一是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進一步加大投入,改善道路條件;二是加強道路的維護和管理,可以開發一些道路維護的專項公益性崗位;三是要加大對農村運輸、物流發展的政策支援力度,要採用財政補貼等手段鼓勵公司、能人參與農村交通運營。

  高品質的鄉村交通基礎設施需要專業化的管理與運營。張琦支招表示:“我認為應探索引‘政’入村,強化政府主導責任;引‘資’入村,夯實建設資金保障;引‘智’入村,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引‘技’入村,優化交通運輸服務。”

  “絕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農村交通問題在小康路上掉隊!”這是黨向廣大人民群眾作出的莊重承諾。

  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遵循,廣袤的農村土地上一條條“脫貧攻堅路”“鄉村振興路”“全面小康路”徐徐鋪開,必將築起廣大農村群眾共圓致富夢的康莊大道。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