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0高考 我們一起應考

2020-07-08 11:2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因為疫情而延期的高考終於還是來了,首先祝各位考生都能發揮出色。在疫情和汛情的雙重考驗下,全社會都在和考生共同應對。

  疫情汛情雙重考驗 今年高考“不一樣”

  總臺央視記者 柴丹楓:這裡是教育部國家教育考試考務指揮中心,從這裡的大螢幕可以實時切換監看全國所有考場的情況。早上八點,我們可以看到每個考點校門口都設有體溫檢測區,對所有進入考點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37.3℃以下才可進入。

  與往年最大不同,今年高考在疫情防控方面下足了功夫。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考點,所有考生和工作人員都要經過校門口的自動測溫棚,如果體溫高於37.3℃,可在隔離區再次測量,仍不合格的,經專業評估後,安排在備用隔離考場考試。這個考點一共設標准考場22間,備用考場3間。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 李曉輝:以前的考場都是65,30個考生;今年是45,20個考生。考生之間的間距比較大,保持一個比較安全的防疫距離。

  針對疫情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理,多個省份的考點都增設了一位防疫副主考,一旦有考生出現發燒、嘔吐或者腹瀉,將啟動研判程式,如果可能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就會啟用備用考場。

  浙江文成:多措並舉全力護航 助力學子

  高溫天氣下,考場的空調運轉考驗著電力保障。7日一早,浙江文成縣一千多名考生步入考場。高溫下,考場內都要開空調降溫,讓供電壓力增加不少。國網文成縣供電公司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對考點周邊線路進行測溫、負荷轉移等操作,逐一排查線路安全隱患,確保高考期間的供電可靠性。

  國網文成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朱建亮:近段時間來,我們發動全公司的人員,對全縣的線路設備進行健康的檢驗以及缺陷的消除,確保高考可控保供電。

  安徽歙縣:語文數學科目因降雨延期舉行

  南方的汛情也給高考帶來不小的考驗。7日淩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遭遇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縣城多處洪水上路、嚴重積水、道路受阻。當地出動衝鋒舟、皮筏艇運送考生,然而由於積水過深,截止到7日上午9點,歙縣考區歙縣中學、歙縣二中兩個考點的大部分考生,均未進入考點,高考無法正常開始。經研究並報教育部,歙縣考區原定7月7日語文、數學科目考試將於7月9日補考,7月8日綜合、外語科目考試正常舉行。

  全國高考,首場考試是語文,作文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今年多省份的作文題都與此前的戰勝疫情、互幫互助相關聯,還有的聚焦人生價值、使命擔當等話題。經歷了國家特殊時期和自身不同畢業季的考生們如何作答,會有不同的感受嗎?

  關注時事 疫情應對被寫入高考作文

  2020年遲來的高考作文題,考生們經歷過的疫情,成為被採納最廣的話題。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要求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而全國Ⅱ卷的高考作文題,則要求從中國和世界多國互贈抗疫物資的寄語入手,讓考生以中國青年代表的身份,發表演講,主題是“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

  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張志勇:每一代學生有一代成長的時代的環境。這一屆高中生在他的人生的成長當中,新冠疫情的防控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經濟社會生活。那麼孩子們對他們的人生價值,他的使命擔當怎麼樣留下烙印,能夠體現在語文的考試當中,體現出我們對立德樹人的考核,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今年的語文試卷的作文題,像《疫情下的距離和聯繫》就深入地切入了時代的命題。

  談古論今 在作文中感悟人生價值 使命擔當

  人生價值、使命擔當,今年高考作文,感悟人生的高尚品質,是出題者希望突出表達的資訊。比如全國Ⅰ卷的高考作文題,讓考生圍繞春秋時期,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的故事,選其中一個歷史人物作探討,設定的同樣是為國為民的話題。而經歷了不一樣的高考季,或許讓這屆考生更能深入感悟這些話題。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玉金:在這三個歷史人物中,選擇哪一個人物來寫都是可以的。他們的品行、格局、人生境界、為國為民的情懷,不但讓他們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重要作用,展現出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價值,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高三考生:我寫的鮑叔,我覺得他敢識人才,而且不計較管仲位於自己之上,他甘願在其下輔佐君王,這真的是個人的小我與大我之間的關係。

  天津卷今年的作文題是“中國面孔”。中國面孔是醫務工作者厚重防護服下疲憊的笑臉,是快遞小哥在寂靜街巷裏傳送溫暖的雙手。走過2020年的春天,你對“中國面孔”又有什麼新的思考和感悟?北京卷關注北斗三號組網,“每一顆衛星都有自己的功用”,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浙江卷考察的是每個人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標,個人、家庭、社會之間的預期如何協調。

  高考內容改革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清華大學教授 謝維和:今年的命題不僅對題目內容本身的分析,而且要通過自身綜合素養的調動和各方面的知識,去分析題目。它要讓我們的老師也要知道,教書不僅僅是去給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去認識他們自己。

  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對青年的諄諄囑託。而這一屆考生,經歷了疫情,經歷了高考延期,卻收穫了自律,收穫了理解、大愛或者更多。這些作文題他們如何書寫,答案即將揭曉。而生活中的高考,其實早已開始,而他們也早已給出了答案……

  在從容應考中完成蛻變

  疫情、汛情雙重考驗之下,今年的高考確實與往年不太一樣。一天下來,想必廣大考生一定有很多感悟,也有很多思考。特殊時期的高考,蘊含著非同尋常的力量。有句話説得好,“人的磨練,不只是在星辰大海,更在於內心方寸”。在磨難中把準航向,就不會迷失;在困境中超越自我,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為夢想喝彩,加油,考生!把高考當作一場成人禮,堅守信念,堅定前行,在從容應考中完成人生的蛻變。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