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多州疫情持續惡化 白宮“錯誤信號”代價高昂

2020-06-26 08:41:00
來源:環球資訊+
字號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4日下午,美國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達到2369806人,其中121846人病亡。相較前一天,新增確診病例達36956例,病亡人數新增919人。

  另據彭博社報道,23日,美國得克薩斯州、佛羅裏達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新冠確診病例出現激增。即便在數字一直下降的新澤西州,州長也發出了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的警告。

  關於疫情 白宮的表態總與專業人士相悖

  對於美國當前的疫情形勢,美國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23日在出席眾院聽證會時説,面對新冠病毒,美國失敗了。然而就在此前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卻表示,美國的防疫工作已經做得很好,“正把美國帶回正軌”。特朗普證實,美國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可能會超過15萬,但又聲稱,原本可能會有200多萬人因此喪命。

  關於病毒檢測工作,特朗普上週末在疫情以來的首場競選集會上宣稱加大檢測力度是美國確診病例排在全球第一的原因,所以應“放慢檢測速度”。他説:“新冠病毒的檢測是一把‘雙刃劍’,當你檢測了那麼多人的時候,你會發現有更多的確診病例,所以我對我的人説,‘請放慢檢測速度吧’。

  然而,幾天以來,包括副總統彭斯在內的美國高級官員都忙於澄清特朗普在週末競選集會上的言論,他們紛紛表示,特朗普的言論只是在“開玩笑”。不過,特朗普23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自己是認真的,他已經指示政府放慢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的速度。

  但是,美國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23日在出席眾議院聽證會時説:“據我所知,我們當中沒有人被告知要放慢檢測速度。恰恰相反,我們會做更多檢測。”福奇還表示,接下來的兩周是“關鍵時刻”,需要應對佛羅裏達、得克薩斯、亞利桑那和其他州出現的感染人數激增情況,而這些州並不是僅有的面對困難的地區。

  對於福奇所提到的“關鍵期”,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劉衛東認為,“關鍵期”就是指疫情是不是能夠達到一個最高點。

  劉衛東:“現在説未來幾週是關鍵期,我覺得是因為他現在感覺從各種防控手段的升級到物資的供應已經完全可以滿足現有的需求,各個州政府可以出臺的政策也都已經出臺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期待在未來幾週疫情能夠達到一個高峰,然後開始轉而下行。如果能夠在未來幾週實現這個目的,那麼整個美國疫情就會逐漸改善。但是如果在未來幾週做得不是很好,疫情還是會繼續出現上升勢頭,那麼下一步的防控局勢就會更加嚴峻。所以我覺得它的關鍵期就是指疫情是不是能夠達到一個最高點。”

  疫情嚴重間接危害拉美 歐盟嚴防

  美國嚴重的疫情也給拉美國家帶來間接危害。《紐約時報》日前刊載題為《美國為何在輸出新冠病毒》的評論文章稱,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美國大規模驅逐尋求庇護者的行為是在將病毒傳播到美國以外,尤其是拉美國家。文章指出,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感染新冠病毒人數最多的國家,而且正把成千上萬可能已經感染病毒的人驅逐到沒有能力應對這一病毒的貧窮國家,這一行為無異於輸出病毒。

  美國在國外也屢屢碰壁。歐盟各國正打算在7月1日重開邊境,允許部分訪客入境,但考慮到美國疫情的嚴峻,歐盟已暗示可能要拒美國人于門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龔婷認為,這反映了國際社會對美國疫情走向的一種擔憂

  龔婷:“因為歐洲本土疫情已經過了高峰,逐漸在往下走,但是美國還是處在平穩甚至可能進一步增加的情況,所以歐洲要出臺這樣一個限制措施。從美國當局的反應來講,我覺得特朗普政府還是會強調説自己在抗疫過程中取得了明顯成效,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美歐之間就會出現這樣的喊話,美國可能會對歐洲出臺的這種限制措施進行批評,可能像特朗普本人或者説他的一些內閣高官成員,都可能出來喊話。但是實際會對於歐洲的限制措施作出什麼樣的反應,我覺得還有待觀察。不過眼前來看,可能更多是集中在一個口頭的層面的反應。”

  原稿作者丨王雨芊

  策劃丨王堅

  編輯丨魏鬱 胡渝

  簽審丨李鵬 張哲

  監製丨關娟娟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