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濫用制裁,美政府躲不掉道義審判

2020-06-15 18:48: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駐阿富汗美軍正在執行任務。(圖源:美聯社)

  為阻止對參與阿富汗戰爭的美國軍人的訴訟,美國宣佈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CC)官員的消息連日來引發國際輿論廣泛批評。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近日表示“嚴重關切”,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發言人科爾維爾對美國的制裁“表示遺憾”,荷蘭外交大臣斯特夫布洛克表示“對美國的舉措感到極為不安”。國際社會再次在震驚中目睹,一個世界超級強國如何淩駕於國際法治之上,如何利用霸權手段試圖逃避法律的審判。

  ICC檢察官在經過10年時間進行研究審核的基礎上,于2017年11月請求對有關阿富汗衝突期間可能發生的戰爭罪行和危害人類罪行開啟正式調查,但遭遇了美國政府的百般阻撓。不過,無論美國政府如何逃避責任,都無法蒙蔽世人的眼睛——美國花費2萬億美元打了18年的阿富汗戰爭,給阿富汗人民造成了巨大創傷。

  歐盟2018年的一份調查發現,當前阿富汗人口中有85%經歷或目睹了至少1次創傷事件,平均為4次,1/5的阿富汗人“由於心理健康問題而受損”。與此同時,戰亂導致了阿富汗工業基礎與經濟崩潰,造成阿富汗生産生活物資嚴重短缺,至今阿富汗全國39.1%人口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020年5月6日,五角大樓在美國國會授權的年度報告中指出,2019年美國在海外的軍事行動造成132名平民喪生,其中108人受害者均殞命于阿富汗,佔比高達82%。在美軍頻繁的地面交火與空中轟炸行動中,阿富汗人民的生存權與發展權受到嚴重侵害。

  當前,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慘死於美國警察暴力執法事件引發了全美自1968年以來最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人們高呼“黑人的命也是命”控訴美國社會的不公。如果説種族歧視是深植于美國國內社會的頑疾,那麼霸權主義和黷武主義則是寄生於美國對外政策的“病原體”。不惜動用制裁手段也要逃避“血債”的美國政客顯然沒有意識到,阿富汗人的命也是命。

  世人看得越來越清楚:漠視甚至是肆意踐踏人權,才是“人權衛士”的真實底色。美國前總統卡特曾尖銳地指出,在美國240餘年的歷史中,僅有16年未與任何國家爆發戰爭,堪稱“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冷戰後,美國更是大多數海外軍事干涉行動的主角。從海灣戰爭到索馬利亞“恢復希望”行動,從波黑內戰到科索沃內戰,從以“莫須有”罪名入侵伊拉克到空襲敘利亞……在美國“黷武主義”之下,無數生靈涂炭。

  美國歷史學家、越戰老兵保羅艾特伍德在《戰爭與帝國》中指出,“我們給數以百萬計的人帶來災難,卻很少有聲音出來譴責。每一次都是那些有能力捍衛法則的人主導大屠殺,並給大屠殺冠之以‘自由和民主’將戰勝黑暗力量的名義。”

  美國制裁ICC或許可以一時逃脫法律的審判,但終究逃不開道義的裁決。在“人權衛士”被揭穿的畫皮面前,人們已經越來越無法忍受,這個自封的“道德帝國”用巡航導彈向全世界輸送“自由和民主”。(任天擇)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