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廖昌永:全民抗疫是一堂最好的“思政課”

2020-05-26 10:37:00
來源:東方網
字號

微微亮的一點光

從頭到腳純白的衣裳

你美得就像一個天使啊

用生命彈奏最感動的樂章

你也是誰的寶貝

也會疲憊也會覺得累

可你説你現在不能睡

抹掉發梢的汗水説不後悔

是誰在第一時間

放下珍貴的一切

按下紅色手印頭也不回

是誰用泡麵和白水

和一朵紙做的玫瑰

和家人在小小螢幕裏守歲

你是我們的寶貝

十四億人的寶貝

我們何其幸運 有你相隨

  這是原創歌曲《寶貝》中的幾句歌詞,這首由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學生毛玨懿創作的抗疫歌曲優美動聽、情真意切,被全國人大代表廖昌永評價為“聽得我差點眼淚都出來”。

  疫情仍然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24日晚,東方網記者獨家專訪了上海團全國人大代表廖昌永。如何用文藝創作體現“生命至上”、如何用音樂療愈人心、藝術院校如何穩就業、文化演出行業如何復工復産……廖昌永代表和我們分享了他作為文藝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一點感受。

  創作抗疫歌曲、為前線醫護提供“音樂治療”

    廖昌永:這是一堂最好的“思政課”

  疫情期間,廖昌永本人演唱了不少原創的抗疫歌曲,然而在談到疫情期間的文藝創作時,廖昌永代表並沒有多談自己演唱的作品,而是給記者“安利”起學生們的創作。“上海音樂學院最近剛剛搞了一次原創抗疫歌曲的評選,我們師生創作了180多首作品,許多作品都讓我非常感動。”説起師生們的創作,廖昌永代表一口氣報出了一串名單,《深呼吸》、《最美的你》、《寶貝》……一首首創作背後的故事他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我想這份感動是共同的,也暗合藝術創作的初心。當我們身在其中、心有所感、情有所動,就能寫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廖昌永代表認為,災難激發了中華民族最大的凝聚力,也成為文藝創作的源頭。“同學們關注到了新聞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自發創作了這些作品,許多都是遠端線上合作完成”,廖昌永説,通過作品謳歌抗疫英雄、敬畏生命,突現人性的光輝和國家的偉大,對於學生來説,這也是一堂“最好的思政課”。

圖片説明:全國人大代表廖昌永(張馳攝)

  文藝作品最能撫慰人心。廖昌永代表告訴東方網記者,這些師生們的創作沒有“自娛自樂”,而是被送到了前線醫護、患者的身邊,幫助他們舒緩壓力、放鬆心情,“據我了解,收到的反饋都是非常正面的。”

  音樂治療是上音的特色專業。廖昌永代表回憶説,2月初,通過緊急招募,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康療團隊就正式組建,首批9位志願者用視頻連線的方式,為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音樂疏導和心理援助。首次發佈資訊後的短短兩天時間,他們就接到近20起來自各方的求助。“我們的學生志願者每天線上10小時以上,每次連線會讓對方播放自己挑選的音樂,並在志願者的引導下進行音樂想像和音樂疏導”,廖昌永代表説。

  除了線上“一對一”定制的心理援助,上海音樂學院康療團隊還推出“音樂宅急送”,為堅守在一線醫護人員、康復中的患者、宅在家中的普通人送上精心挑選的音樂。學院基層黨支部也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武漢兒童醫院基層黨支部攜手,成立了滬鄂同心抗疫守望相助共建黨支部,通過“音樂治療”的方式,為滬鄂兩地新冠患兒、醫護人員以及他們的家庭提供心理安撫。

  藝考、授課搬到雲端

    廖昌永:用足“上音歌劇院”構建學術高地

  作為上海音樂學院的院長,廖昌永代表一邊在北京開會,一邊還在關心這兩天正在雲端舉行的2020年上音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疫情發生後,上音率先確定了“遠端網路面試+線上提交視頻資料”的線上藝考方案。“上海音樂學院在遠端考試選拔與教學方面有著長期的探索與實踐,以往和海外音樂學院課程交流、聯合招生時多次採用”。廖昌永代表説,特殊時期,藝考既要秉持科學公平的原則,同時也要體現人文關懷,不能讓有才華的考生因為各種客觀原因失去機會,特別是疫情重點地區考生、偏遠地區考生。為此今年兩會期間,他還特別針對少數民族學生藝術招生考試提出建議。

  另一方面,除了考試,上音也正計劃把授課內容搬到雲端。廖昌永代表告訴東方網記者,線上課程不是簡單地把實景課堂搬到線上呈現,而是要探索一種全新的授課模式。在廖昌永看來,藝術院校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把授課內容傳到雲端,讓更多對藝術感興趣的人可以不受空間地域限制,了解藝術教育前沿資訊,不失為一件好事。

圖片説明:2019年10月,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作為上海國際藝術節重磅劇目,登陸全新建成投用的上音歌劇院。(資料圖)

  去年下半年,上音歌劇院正式向公眾亮相,並承接了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演出。來自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的兩部經典莫扎特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亮相後獲得“滿堂彩”,上音歌劇院的“出道”可謂一炮而紅。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演出計劃被全盤打亂,廖昌永代表坦言,對上音歌劇院來説,現在是“非常困難”的一段時間。“原先排定的一些演出,道具、舞臺裝置等已經運到了上海,受疫情影響也只能原路退回義大利。”

  但好在上音歌劇院的定位裏本就有一部分功能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我們今年將更多地用好上音歌劇院的場地優勢,把許多無法線下實地演出的劇目在劇場裏錄製後上,把場館用足、把設備調試到更優的狀態”。廖昌永舉例説,本來今年原定要去全國實地拍攝原創音樂劇《賀綠汀》,受限于疫情防控需要,可能就將改在上音歌劇院錄製,此外還將把多種樣式的“大師班”、學生作品演出的錄製放在這裡,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的錄製也會考慮以劇院為主,真正構建“學術高地”。另一方面,廖昌永代表也希望,通過在上音歌劇院演出的經歷,能讓更多學生對舞臺更熟悉、更有感覺,這些更成熟的學生再去演出市場上尋覓機會,將有更大優勢。

  打通長三角演出市場

    廖昌永:國內原創演出或許面臨新機遇

  最近,上海音樂學院和奉賢區的戰略合作協議讓許多人直呼“看不懂”。為何一所藝術院校要和地方政府戰略合作?“周小燕老師説過要‘破三門’——破師門、走出校門、跨出國門,中國音樂的人才培養,需要各個院校之間打開大門。”廖昌永代表告訴東方網記者,在他看來,校地合作也是一種“破校門”,目的同樣是為了打破藩籬,摒除障礙,共用各自的優勢。廖昌永解釋説,上音去年的就業情況時全市藝術類高校中排名第一的,面對今年的就業壓力,學校也在不斷開拓外部資源。“上海各區有著豐富的傳統音樂資源,各類演出場所也非常需要有專業知識的人員充實基層文化力量,我相信這其中是有機會的。”

圖片説明:上海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兩位院長簽約現場“雲握手”

  打開大門獲取就業資訊的同時,上音也在共用就業平臺。一個多月前,上音攬下了一個“特別”的任務,與武漢音樂學院就兩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開展“一幫一”行動,這不僅是教育部下達的結對任務,也是上音義不容辭的責任。據了解,目前上音武音就業服務月講座已經開到第二場,係部之間的精準對接已經建立,其他一些方面也已開始聯動起來。廖昌永代表笑稱,這對上音來説,可謂在就業工作方面“自我加壓”,但他還是對此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消費回升,支援文化等行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廖昌永代表透露,上音正在推動長三角區域內的資源聯動,希望在充分了解區域內各個城市的文化需求的基礎上,打通演出市場,幫助更多藝術人才實現就業,同時為長三角傳統藝術保護、江南文化發揚廣大貢獻力所能及的支援。

  談到對於國內演出人才、演出市場的期望,廖昌永代表説,“停一停未必是壞事”。在他看來,急速躥紅、流量追捧是把雙刃劍,文藝工作者永遠不能忘記初心,“流量來得快,走得也能很快。你對觀眾有任何一點點敷衍,大家都能看得出來。”疫情期間趁機沉澱自我,可以為今後發展積蓄更多的力量。

  “雲上看演出的感受與實地觀看得到的震撼是遠遠不能比的,但雲端可以讓更多原本沒有機會接觸表演的人有‘入門’的機會”,廖昌永代表認為,演出上雲雖然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但未來仍可以與實地演出“共存”,通過線上直播為劇場“引流”,吸引更多老百姓走進劇場。“這或許是國內原創演出市場的新機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