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 防災減災 人人有責

2020-05-11 11:30:00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脫地震(8.5級)和2001年崑崙山大地震(8.1級)後的第三大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這次地震危害極大,共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共有5335名學生遇難,1000多名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8452億元!

  為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2020年是我國第十二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近年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及時掌握災害自救技能十分重要!

  地震中的逃生法則

  ①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傢具的下面。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②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在繁華街區、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保護好頭部。

  ③ 在商場、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在發生地震、火災時,千萬不能使用電梯。

  ④ 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⑤ 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⑥ 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在發生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産生動搖,為防止混亂,要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資訊,決不輕信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除了地震以外

  當其他災難來臨時,也不要慌張

  常見的災難性天氣還有哪些?

  主要有颱風、暴雨等

  如何應對颱風?

  ① 在颱風來臨前,不要出門,以防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要搬移窗臺上的花盤或者其他懸挂物品,及時加固室外容易被風吹動的物體;

  ② 不要去颱風經過的地區旅遊,更不要在颱風影響期間到海裏游泳或者駕船出海;

  ③ 在高空、水上等戶外作業的人員要停止作業,在危險地帶工作的人員要及時撤離;

  ④ 住在低窪地區和危房中的人員要及時轉移到安全住所。

  如何應對暴雨?

  ① 預防居民住房發生內澇,可因地制宜,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或者堆砌土坎;

  ② 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③ 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貼近建築物行走,防止掉入地坑、沙井等;

  ④ 駕車經過深積水區,應儘量繞行。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