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航弟觸網記

2020-05-10 10:16: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扶貧小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張文攀 王建宏

  “家人們,我們現在來一場直播,看看枸杞是怎麼抹芽的。同城的家人們還可以到我家枸杞地裏來抹芽,回去拌菜吃,免費的!需要枸杞的家人們,點開下方小黃車可以自助下單。”5月3日下午,寧夏中部羅山腳下的吳忠市紅寺堡區新莊集鄉白墩村,王航弟左手拿著手機,右手飛快地在枸杞樹上游走,把不需要的嫩芽掐掉。

  王航弟在枸杞地裏直播抹芽。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攝

  放在過去,村裏誰家媳婦在地裏幹活還抱著個手機,準會被指指點點。可38歲的王航弟,卻靠直播帶貨、微信、淘寶等銷售平臺,將自家50畝枸杞産的兩萬多斤乾果銷售一空,凈收入20多萬元,成了村裏的“網紅”。去年,還給同村到枸杞地打工的群眾發放工資15萬元。

  王航弟在家裏放了一盆枸杞盆栽,以方便在直播時向一些沒見過枸杞樹的顧客展示。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攝

  王航弟的老家在寧夏西吉的大山裏,初中畢業後,隻身輾轉銀川、北京、上海等地打工。2000年,王航弟在北京的餐廳當服務員,因不會説普通話委屈得哭鼻子。如今,在視頻直播平臺上,她可以在普通話和家鄉話之間隨意切換,收放自如。她説,“我找了一沓報紙,每天下班後大聲朗讀,就為練好普通話。”

  2003年,王航弟嫁到白墩村。“那兩年在家帶娃,家裏收入少,一塊錢的電費都要問鄰居借,有時候一年到頭都吃不上一頓肉。”王航弟説,後來她開始開小賣鋪、賣水泥,買農業機械給人收割玉米。但生活發生大的改變,是2016年。在政府倡導下,她和丈夫一起栽了50畝枸杞。鄉鎮舉辦技術培訓班,她每場必到,跟著學修剪、學田間管理,硬是從一個“小白”變成了技術能手。一棵棵枸杞樹被打理得齊齊整整,像站崗的衛兵一般。

  今年,50畝枸杞都將進入盛果期,修剪、澆水、抹芽……王航弟把枸杞生産的所有環節都搬到了網上,她説這叫“提升用戶黏性”,全流程溯源,也讓大家吃得放心。

  《光明日報》( 2020年05月10日 09版)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