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哈爾濱推出醫院管理條規:住院病區24小時封閉管理

2020-04-23 14:04: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為切實做好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防止聚集性疫情出現進一步反彈,把疫情防控網扎得更密更牢,堵住所有可能導致疫情反彈的漏洞,日前,哈爾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醫院流程管理和感染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從十個方面對疫情期間醫療機構流程管理和感染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一、推行分時預約掛號、預約檢查、分時段就診。各醫院預約掛號平臺上要在顯著位置提示告知預約患者,不得提前超過15分鐘進入醫院。電子叫號候診區等待患者間隔就坐並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

  二、在門、急診規範設置預檢分診點,使用“測溫、掃健康碼、戴口罩”防疫“三件寶”進行預檢分診,要認真詢問流行病學史,查驗健康碼、身份資訊和預約掛號資訊。

  三、各醫院要制定疫情期間患者入院篩查流程。入院患者與陪護人員需進行肺CT、血常規檢查,並進行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必須保證體溫、流行病學史、肺CT、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正常,才能辦理住院。對於急診患者且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時,可按照接診疑似患者做好防護,先行搶救治療。需入院患者,可在急診隔離區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後,轉入普通病區。

  四、住院病區嚴格執行門禁管理制度,實施24小時封閉管理。按照分區管理要求設置過渡病房,對新收入院的患者進行單間收治,待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後再轉至常規病房治療。一旦發現發熱等症狀的可疑患者應轉入病區應急隔離病房,可通過影像學、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方法做進一步鑒別診斷,相關醫務人員要採取額外防護,降低潛在院內交叉感染風險。

  五、有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的可疑患者需要進行輔助檢查時,要安排與普通患者錯時檢查,合理規劃往返路線,檢查前後清理現場無關人員。往返通道密閉的,檢查後要採取有效環境消毒。輔助科室在為可疑患者進行檢查時,醫務人員要採取額外防護,檢查結束後要對環境和物表進行終末消毒。

  六、實施“一患一陪護”制度,不得更換,每天對陪護者至少檢測2次體溫;如因特殊情況必須更換的,依據上述要求篩查合格後方可更換。實施護工“定人定崗”制度,固定工作範圍,不允許相互串崗。

  七、加強病區管理,住院患者與陪護人員儘量不出病房,嚴禁串病房、溜走廓、聚集聊天,防止交又感染。加強病區通風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清潔消毒,保證消毒液濃度,增加清潔消毒頻次。

  八、嚴禁探視住院患者,確需探視的,依據上述要求篩查合格後方可探視。

  九、醫院工作人員、患者和陪護人員分別固定出入通道,每天醫院工作人員上、下班時各檢測1次體溫。

  十、醫院各類環境要每日清潔、消毒,按規定開窗通風,醫療垃扱和生活垃圾按規定及時處理。禁止快遞、外賣人員進入醫院,實現“無接觸交接”。醫療機構安排食堂訂制盒飯,組織送餐進病區。

  (原題為:《哈爾濱推出醫院管理條規:住院病區24小時封閉管理》)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