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彩雲網評:以新産業新業態點燃經濟增長新引擎

2020-04-21 17:43:00
來源:雲南網
字號

  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作逐步趨於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我國經濟展現出巨大韌性,復工復産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準,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許多新産業新業態快速發展。危與機共生並存,化“疫”為機,激發新産業新業態潛藏的新動能,勢必激活新的增長點,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疫情倒逼新舊動能轉換。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的蔓延,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並轉變傳統的産業思維模式。變則興,不變則衰。嚴峻的形勢倒逼産業與業態創新升級,從而在危機中獲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甚至搶抓逆勢上揚的機遇。順勢而為才能有發展。我國全民“宅”家抗疫的硬核舉措,在為取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成果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帶動線上問診、雲上辦公等新産業應運而生,並呈快速增長趨勢。同時,受到衝擊的傳統零售、商貿等傳統産業迅速轉向線上平臺,也在疫情中“長”出了新業態。

  危機孕育新的發展機遇。“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據測算,疫情時期線上消費每增加的一個單位中,61%為替代原有需求,39%為新增需求。如何為原有需求提供新替代?如何以創新滿足新增需求?今年以來,2億多人遠端辦公,阿裏健康線上義診訪問用戶超280萬,喜馬拉雅一季度營收增32%,而在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降19%的情況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5.9%。實踐已經證明,危機和困難中往往蘊藏著新動能,善於捕捉和創造機遇,就能闖出一條開闊的路來。

  順勢而為激活新增長點。疫情防控的倒逼壓力,推動了新産業新業態快速發展,無形中開拓了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但也要清醒認識到,一季度我國經濟社會總體雖經受住了疫情考驗,但形勢不容樂觀。因此,更需要準確把握經濟發展面臨的“時”與“勢”,充分發揮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形成的深厚市場基礎的作用,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在促進資訊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營造良好産業發展環境、構建適度超前新經濟基礎設施等方面持續發力,從而不斷取得新突破、實現新發展、開創新局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在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的同時,仍對中國經濟就寄予厚望,預測中國經濟今年仍將保持增長。中國經濟韌勁十足,而在韌勁之中又不斷催生新增長點。化危為機、把握機遇,釋放新産業新業態動能,點燃經濟新增長,中國經濟向好之勢將為全球注入發展信心。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