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口罩荒?別慌!中國兄弟來了

2020-04-20 22:01:00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字號

  原標題:口罩荒?別慌!中國兄弟來了

  不久前,埃及總統塞西在視察一處工程項目時責備未給現場多名工人分發口罩的視頻片段,在社交網路廣為流傳。

  “到底要不要戴口罩”似乎成了埃及民眾眼下“不成問題的問題”:口罩要戴,但足夠多且符合標準的口罩又在哪?

  “利潤不是我們主要考慮的”

  4月7日,中國與埃及首個口罩生産合作項目在埃及首都開羅的一個工業區內正式投産。該項目將緩解埃及市場口罩緊缺的現狀,受到當地媒體和民眾的關注。

  “利潤在這個合作項目裏不是我們主要考慮的,遏制新冠疫情才是。”項目中方負責人、寧波嘉尚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曉君和埃方負責人、埃及Euromed醫療器械公司執行經理奧馬爾阿卜杜用不同語言向記者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這是4月14日在埃及首都開羅拍攝的工廠大門。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走進以白色為主色調的無菌車間,映入眼簾的是滿負荷運轉的生産線、穿著統一制服忙碌的工人以及一箱箱藍白色相間的成品口罩。

  合作項目分工明確:胡曉君的公司負責提供資金、生産設備以及口罩的輔料即鼻梁條與挂耳帶,奧馬爾的公司負責採購部分原材料並提供生産車間和工人。

  ▲4月14日,在埃及首都開羅,項目中方負責人、寧波嘉尚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曉君(右)在工廠裏指導工人生産口罩。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胡曉君告訴記者,預計投入的生産線是10條,目前已經安裝5條,項目全部投産後口罩日均産能可超100萬隻,目前埃及日均産能只有60萬隻。

  “口罩的品質沒有商量餘地”

  “口罩的品質沒有商量餘地,只有生産符合標準的口罩,才能兌現對埃及老百姓和自己的承諾。”

  胡曉君現場拆解了一隻成品口罩給記者看,並詳細介紹産品的材料構成和執行標準。

  ▲4月14日,在埃及首都開羅,工人在工廠裏生産口罩。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據介紹,該項目生産的口罩為三層醫用外科手術口罩:第一層是防血液滲透不織布,第二層是複合熔噴布,第三層是不織布。口罩按照歐盟標準生産,並已獲得德國檢測機構的認證。

  曾在德國留學的奧馬爾在一旁向我們確認了胡曉君介紹的資訊,補充説只有高品質的産品才能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

  ▲4月14日,在埃及首都開羅,工人在工廠裏生産口罩。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雖困難重重但仍加倍努力

  埃及衛生部19日晚説,埃及境內累計新冠確診病例3144例,累計死亡239例。為了控制疫情蔓延,埃及已採取宵禁、暫停國際航班等措施,這導致設備運輸和中方技術人員赴埃進場調試等都遇到不少阻礙。事實上,項目的投産已經比胡曉君和奧馬爾的預計要晚。

  “我們只能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請中方技術人員指導調試生産線。”Euromed公司工程部主任巴塞姆哈拉法拉告訴記者,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安裝、調試設備並對工人進行培訓,這是他職業生涯中的一次大挑戰。

  ▲4月14日,在埃及首都開羅,工人在工廠裏生産口罩。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已在公司工作三年的埃及工人艾哈邁德加馬爾也認為,這次的工作是一種挑戰,“然而每次想到自己生産的産品可以幫助更多人,就會加倍努力”。

  儘管困難重重,胡曉君和奧馬爾還是堅持向滿産的目標努力著,以滿足埃及甚至更多國家的需求。在他們看來,埃及地理位置特殊,如果能為這裡的疫情防控做貢獻,也就意味著為非洲大陸乃至全球疫情防控做貢獻。

  ▲4月14日,在埃及首都開羅,工人在工廠裏生産口罩。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希望疫情結束後,我們與中國合作的産品可以繼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奧馬爾説。

  “埃及出口産品在非盟、阿盟以及歐盟都享有稅收優惠政策,同埃及合作有不少商業優勢。”打拼多年的民企老闆胡曉君説。

  ▲4月14日,在埃及首都開羅,工人在工廠裏生産口罩。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緊抓當下生産,同時更加著眼未來,胡曉君和奧馬爾再次不謀而合。口罩生産合作項目將兩個人、兩個公司乃至兩個國家緊緊相連。

  記者:吳丹妮

  視頻:曹佩弦 艾哈邁德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