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大江時評:安全生産繃緊弦 復工復産更平安

2020-04-14 10:09:00
來源:中國江西網
字號

  安全生産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就安全生産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當前,全國正在復工復産,要加強安全生産監管,分區分類加強安全監管執法,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牢牢守住安全生産底線,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安全防護無小事,安全生産是底線。眼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産,“兩個主戰場”處於關鍵時期,加強安全生産,既是統籌做好防疫工作與生産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和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

  警鐘長鳴,時刻繃緊生産“安全弦”。生命重於泰山,安全高於一切。任何安全意識的放鬆、懈怠都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要想做到“萬無一失”,就必須在生産安全上付出“一萬”的努力。當前,各地復工復産如火如荼,越是生産加碼加力,安全越要常抓不懈。正所謂,思想松一寸,行動退一尺。因此,各地各企業要堅持“生命至上”理念,時刻繃緊安全生産這根弦,要把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作為不可逾越的紅線,穩住安全的“基本面”,護好生産的“安全線”。尤其要加強預防,讓預警機制更靈敏,在警鐘長鳴中防患于未然。

  標本兼治,織密安全生産“防護網”。確保生産無事故,關鍵還得靠制度。近年來,我國不斷夯實安全生産領域的制度根基,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産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舉措、法律法規及行業安全標準,從制度保障安全,以法律治理安全,讓安全生産的“防護網”越織越密。當然,安全永遠在路上,要實現標本兼治,還需久久為功。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制度建設與依法治理,築牢制度“堤壩”,補齊安全短板;另一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對交通運輸、危險廢物、城市建設等危險系數較高的行業領域要切實做到風險常排查,隱患常消除,真正從源頭上“治”,從過程中“防”,實現既治“標”又治“本”。

  強化責任,形成全民參與“責任網”。安全人人有責,靠的是你我他一起努力方能堅如磐石。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産責任體系”,這就要強化責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各地各部門及各企業要擺正安全與發展的關係,復工復産與安全生産的關係,既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産工作“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責任全鏈條體系,又要以責任促落實,用綜合治理、精準治理提升生産安全水準,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發生。有了“責任網”,有了全民參與,就能真正實現安全生産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到實處。

  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産品。特別是在當下復工復産的非常時期,確保生産安全,復工復産才能平穩平安,才能提速擴面。我們要把“安全”二字貫穿與復工復産的全過程,努力實現安全生産繃緊弦,復工復産更平安。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