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厲兵秣馬再出發

2020-04-13 15:27: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厲兵秣馬再出發

  ——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週年掃描(下)

  光明日報記者 王曉櫻

  今天,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迎來兩周歲生日。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鄭重宣佈:“黨中央決定支援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援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兩年後,海南全島建設自貿試驗區取得重要進展,自由貿易港建設也完成了從“逐步探索”到“加快探索”再到“加快推進”以及“推動建設”的轉變,迎來了自貿港開局之年。

  自由貿易港,當今世界最高水準的開放形態,即將開局,海南準備好了嗎?

  海南省自貿辦負責人表示,兩年來,海南全島建設自貿試驗區取得重要進展,經評估,《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明確的中央事權改革試點任務實施率已經達到95%,為加快探索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進程打下了良好基礎。3月16日,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在省委深改委暨自貿區(港)工委會議上指出,提前謀劃、倒排工期、挂圖作戰,抓實抓細自貿港早期安排各項工作,有效防範潛在風險隱患,確保自貿港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立足“放得開”

  紮實做好重點園區承接工作

  一流園區是海南自貿港壓茬推進和進行壓力測試的重要載體。2020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開局之年,海南省委、省政府確定了11個重點園區作為自由貿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試的“孵化器”。

  4月2日,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洋浦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園區管理體制的決定》,將洋浦經濟開發區、崖州灣科技城、博鰲樂城國際醫療城等十個重點園區的管理機構作為法定機構,賦予其更大的自主發展權,在薪酬總額範圍內自主決定機構設置、崗位設置、人員聘用、薪酬標準等。

  海南省人大法制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就此進行解讀時表示,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園區承載著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早期安排”政策的任務,是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樣板區和試驗區,簡政放權將增強園區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在此之前,海南省委、省政府就已出臺系列支援政策,對重點園區下放43項許可權,推動“項目進園區、讓園區説了算”,“一園一策”進一步激活了園區發展能量。崖州灣科技城今年以來,通過“線上+線下”模式與105家企業洽談,目前已與科大訊飛、朗新科技、廣陵高科及中國檢科院等9家高科技企業及科研院所簽約,計劃續建及新開工項目共127個,其中計劃新開工項目83個。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説:“要把開發建設崖州灣科技城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壓茬推進自由貿易港政策落實,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吸引科技創新企業集聚,打造一批重量級産業,為國家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作出示範。”

  位於海南西部的老牌園區——洋浦經濟開發區,近兩年重點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航運樞紐、先進製造業基地、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國際貿易創新示範區。洋浦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周軍平表示,今年洋浦要緊緊圍繞打造海南自貿港建設先行區示範區、全省高品質發展增長極的總體目標,做好“基地、通道、平臺”三篇文章,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承接自貿港政策落地,加快推進港産城融合,努力成為全省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

  立足“管得住”

  社管平臺投入運作

  自貿港的顯著特徵是“六個自由”,海南自貿港政策即將落地,不僅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複雜的出入島管理實際和各類船舶管控風險。海南如何做到既要“放得開”更要“管得住”?

  3月12日,記者來到位於海口市濱涯路的海南社會管理資訊化平臺指揮中心。只見指揮中心的巨幅螢幕上,各進出島交通樞紐視頻、近海往來船舶位置等各類資訊實時顯示,值班人員只需要輕點滑鼠就可以調看具體的畫面和數據。

  “海南社管平臺就是服務自貿港建設的資訊化平臺,利用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匯聚政府各部門和社會的資訊資源,全面防控各類風險,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品質服務。目前已投入實戰化運作,可實現24小時對打擊走私、海上救援等預警處置。”海南省委政法委副秘書長朱東海介紹。

  據了解,該系統把原來分開建設的各社管平臺進行整合,實現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合併管理,海南全省各相關廳局、企業的數據資源在此匯聚,指揮中心可實時掌握全省宏觀態勢並開展大數據分析,初步形成了近海、岸線、島內三道防控圈,實現了對社會動態的全天候、全地域、全覆蓋的可視化管控。

  不僅用大數據防控,海南還於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海南省反走私暫行條例》,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反走私提供法律保障。《條例》貫徹“以防為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的思路,覆蓋了“打、防、管、控”各環節,構建起適應自貿港需求的反走私綜合治理體系。

  立足“補短板”

  全球招才引智做支撐

  海南建設自貿港最突出的短板、最緊缺的資源是人才。如何破解?

  為招攬全球各類優秀人才來瓊共建海南自由貿易港,3月31日,海南召開了2020年首批面向全球招聘3萬崗位人才新聞發佈會,一次性拿出3萬多個崗位資源,面向全球公開招聘,其中30萬元以上年薪的崗位數超過1700個,年薪100萬元以上的崗位數近60個。再次吹響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人才“集結號”。

  海南省委副書記李軍出席發佈會並就此次人才招聘情況進行介紹,他説,今天的海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也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有條件、有平臺、有能力幫助國內外的各類人才實現夢想。

  據了解,長期以來,海南經濟總量小、産業層次偏低、教育科研能力較弱,造成海南在人才資源市場一直缺乏競爭力,導致海南各方面人才都很匱乏,人才的總量和結構都有待提升。

  兩年來,海南率先在全國成立省委人才工作委員會和省委人才發展局,大力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改革國際人才管理制度,精心研製出臺了一系列涉及人才的政策,比如落戶、購房、購車、醫療保障、配偶子女安排等政策,在海南營造了前所未有的識才、愛才、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圍,吸引國內外各類人才積極投身海南自貿港建設。據統計,截至去年年底,海南各類重點用人單位總共引進了8.6萬人,同口徑增長了4.15倍。

  李軍説,海南加快建設自貿港為海內外各類人才施展才華、施展抱負、實現理想、實現夢想,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機。省委省政府將嚴格督促人才配套措施的落實,為各類人才在海南施展抱負、實現夢想做好一流的服務。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13日 01版)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