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戰“疫”兵法——上下同欲者勝

2020-04-11 10:40:00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字號

  【編者按】“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始終親自指揮、親自部署。

  從“遭遇戰”到“阻擊戰”,從“重中之重”到“人民戰爭”,從“頭等大事”到“全面勝利”……觀勢、謀局、落子,總書記在親自指揮這場人民戰爭的過程中,很多對策、措施與中國古代兵家思想高度契合。央視網《人民領袖》欄目推出系列特稿《習近平戰“疫”兵法》,與您一同領悟其中精髓。

  春暖花開,山河無恙;荊楚大地,重煥新生。

  4月8日,武漢“解封”。回首2個多月來,醫護人員白衣執甲、請戰出征,全國人民保持戒備、嚴陣以待。中國政府以對人民和國際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將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這場戰“疫”中。

  兵法雲:“上下同欲者勝。”

  面對突發的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勠力、同仇敵愾,築牢堅固的人民防線。

  人民放在第一位——萬眾一心

  疫情突襲,傳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令人猝不及防。

  這是和平時期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一次大考,是對中國共産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一次淬煉。

  “全力以赴救治”“堅決做到應收盡收”“加快篩選研發具有較好臨床療效的藥物”……疫情暴發之初,習近平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部署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慮盡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眾被感染,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截至4月6日,70多天時間裏,十余次重要會議、4次調研、多次重要指示批示,習近平堅持“全國一盤棋”,作出一系列科學論斷和重要指示,宗旨只有一個——維護人民利益。

  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危難時刻,舉國上下奮起抗疫。白衣戰士“最美逆行”,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黨員幹部日夜堅守,社區群眾志願服務,央企擔當硬核力量,社會各界踴躍捐助……

  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上,上演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動人圖景,書寫著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生動故事。

  氣可鼓不可泄——同仇敵愾

  戰“疫”形勢波譎雲詭,戰“疫”部署科學縝密,戰“疫”士氣可鼓不可泄。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根據疫情形勢作出科學研判,與全國人民一起堅定必勝信心,保持昂揚鬥志,同仇敵愾。

  疫情暴發之初——習近平發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總動員,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全面備戰。

  膠著對壘之際——習近平盛讚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強調只要同志們同心協力、英勇奮鬥、共克時艱,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鬥爭的全面勝利。

  吃勁關鍵階段——習近平提醒要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警示各地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積極向好的態勢拓展之時——習近平全面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拿出更多硬核産品”“向科學要答案”。

  疫情防控鬥爭進入關鍵階段——習近平親臨武漢,走進醫院、社區,叮囑大家氣可鼓不可泄。要一鼓作氣,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扛得住,守得住,不能前功盡棄。

  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增加的關鍵時刻——習近平赴之江大地調研,強調要築起應對境外疫情輸入風險的堅固防線,不能出現任何漏洞。

  …………

  殷殷囑託、暖心話語,習近平時時刻刻給武漢、湖北和全國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幹部群眾以巨大鼓舞和激勵。

  為民紓難——同舟共濟

  與疫魔較量,看不見硝煙,聽不到槍炮,但生與死的考驗真真切切。

  習近平十分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從安全防護到生活保障,從工資待遇到心理疏導,從必要休整到人文關懷,他多次叮囑有關方面要保障到位,解其後顧之憂。

  習近平對基層幹部也十分惦念,囑咐多關心關愛他們,及時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從上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抽調更多幹部支援基層。

  疫情發生後,習近平還對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事情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而週密的要求:解決個體工商戶儘快恢復營業問題;讓高校畢業生順利畢業、儘早就業;關愛因疫情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困難兒童、重病重殘人員;加強群眾心理疏導和干預……人民關切的地方,就有總書記關切的目光。

  春已至,萬物生。人心正齊,勝利可期。

  “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緊緊依靠人民,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