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海外留學生最關注哪三大問題?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郭媛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協助海外留學生做好防護,保證健康,是政府部門和民間機構一直在做的工作。海外青少年權益保護與發展聯合會(以下簡稱為海青會)是民間機構的代表之一,清華大學海外安全研究中心理事、海青會秘書長劉嘉宏3月31日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表示,防護、課業和回國是當下留學生最關注的三大問題。
海青會自組建以來一直致力于“平安留學”工作。2017年6月末,留美訪問學者章瑩穎案發生後,海青會是最早開始協助章瑩穎家人赴美處理案件的機構。
劉嘉宏告訴《環球時報》,“海外疫情暴發後,因為收到很多海外留學生發來的咨詢、求助信息,形勢很緊迫,海青會和清華大學海外安全研究中心聯動關注海外留學生和國內家長群體。”
教育部3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海外留學人員總數約160萬人,目前約有142萬人在國外。3月以來,疫情集中暴發的意大利、英國、美國等國同時也是中國留學生最集中的地方。海青會和美國中國同學聯合會、英國全球中國學聯及英中文化教育交流協會、意大利中國文化中心等機構取得聯係,迅速展開工作。劉嘉宏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海青會首先在國內募資,採購口罩等防疫物資計劃發往倫敦、紐約、米蘭等城市。同時在留學生聚集地成立了十余個微信群,對一些小道消息及時辟謠,並面向留學生開展心理咨詢工作,提供盡可能的幫助。
《環球時報》記者加入的一個微信群成員數在幾天內就增長到500人。留學生和家長在群里提出各種咨詢和需求,既有出現低燒、咳嗽症狀後懷疑被感染的醫療問題,也有如何從國內寄快遞等求助信息。劉嘉宏說,群里大部分求助信息都很瑣碎,但在特殊時期,能幫的一定幫,“我們看到信息後會根據求助人所在地區、學校聯係當地學生組織、僑胞組織,盡最大能力點對點提供幫助”。讓劉嘉宏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在華盛頓留學的女同學出現低燒,心跳加速的情況,懷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我們安排醫護人員和她溝通,判斷病情,最終確定不是新冠肺炎。另一位同學生病嚴重在群里求助,群里的志願者就近聯係醫院,醫院出動救護車去進行救助。”
“針對去醫院的這位同學,我們不但聯係了醫院,也同時向使領館報備。”劉嘉宏表示,海青會和其它民間機構一樣更多是提供平臺,搭建信息暢通的通道,以便集中各方面力量協助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英國,一部分學校所在地比較集中,海青會就聯係當地機構與超市、餐廳等進行溝通,提供上門服務,保證大家可以不出門,盡量減少和外界接觸,解決自己的日常生活。
海青會還會給留學生提供人身安全保護專家的建議,劉嘉宏解釋,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把新冠病毒的起源和中國聯係在一起,也有少數不法分子對中國人實施偷搶、暴力等行為,“我們一直非常擔心,因為在個別國家已經發生了類似事件。一些當地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受負面新聞影響,容易對華人產生誤解,以至于有暴力或歧視行為。因此留學生需要提高警惕,在外出時做好自我防護。”
截至4月1日,《環球時報》記者共加入了6個海外留學生群,發現留學生關注的問題非常集中,包括如何防禦新冠病毒,如何回國,如何購買機票,如何隔離等。劉嘉宏說,留學生最為關注的問題有三大類:首先是如何防禦新冠病毒,不被感染;其次是課業問題,包括學分怎樣計算,接下來是否能申請學校等;第三是如何回國包括如何購買機票,回來後如何隔離,以及簽證辦理,能否返回學校等。劉嘉宏說:“毫無疑問,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防護問題。生命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生命,一切都免談。”
這些微信群中共同的特點是假消息、謠言多,記者經常在不同的群里發現相同的假消息。劉嘉宏分析,“有一些人不懷好意,利用疫情制造話題,傳播不實信息,賺取流量。還有一些人對國家政策、當前情況做主觀判斷,根據預設方向‘總結’出一些無根據的結論。這些信息確實會引起恐慌,比如有人傳播‘祖國不歡迎留學生回國’等消極言論。”
劉嘉宏還注意到,相比海外留學生,國內的家長更為恐慌。他們通過網絡看到一些不實新聞,產生不必要的擔心,家長又把自己的恐懼傳遞給孩子。“事實上,很多留學生不是被當地的實際情況,而是被家長發來的不實消息所嚇倒的。比如美國,確診病例的確在暴增,但主要在紐約、洛杉磯這些大城市,因為人口密集以及防護設備缺少,的確有一些混亂。但事實上美國地廣人稀,學校分布的非常零散,很多學校在一些小城鎮中,人員流動低,感染率並不高。”
劉嘉宏希望通過《環球時報》呼吁留學生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力,不應被一些不實言論影響,“目前國家所有的政策都是從大局出發的全盤考慮,現在全球疫情暴漲,國內疫情剛剛平復,面對大量入境人員的防疫壓力,以及同學們在返回路途上可能受感染,回國後同學們的學業和簽證問題等,政府是綜合這一係列復雜因素做出決策。但大家一定要相信,祖國一定是敞開懷抱,歡迎大家平平安安回來的。 ”
當很多留學生希望或已經回到祖國懷抱的時候,同樣有相當數量的留學生選擇留下。在海青會的微信群里有一些留學生和當地華人志願者及時發布官方信息,幫助求助者解決問題。劉嘉宏著重提到,有一位江女士居住在白金漢宮郡,每天從早到晚回應來自家長和學生的疑問。她還表示,如果遇到緊急情況,該地區的留學生可以到她家暫住。
劉嘉宏非常感謝這些志願者,“如果沒有留學生和華人志願者,我們的工作根本不可能開展,也不可能幫助到留學生和家長。海外留學生非常有智慧、有擔當,也非常團結。我也相信國內的家長能給予他們足夠信任,相信他們能做好相關工作,也能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