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

2020-03-26 11:19: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當前,我國面臨複雜多變的安全和發展環境,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這些風險和挑戰,既包括國內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風險,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軍事風險,還包括來自自然界的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始終是我們須臾不可放鬆的大事。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制度起到基礎性、關鍵性作用。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善於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衝擊。

  

  近百年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推動中華民族發生廣泛而深刻的歷史性變革,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沿著正確方向不斷開闢勝利道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集中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多方面的顯著優勢,而“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居於首位。全會強調,“必須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中充分發揮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顯著政治優勢,具體體現在從頂層設計上制定全局性、系統性、長遠性、戰略性的決策部署,體現在堅持全國一盤棋,加強對全社會資源和各方面力量的統籌調度,形成有效協同機制,體現在黨中央的重大戰略策略在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貫徹落實,確保執行有力、落實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的牽引性、決定性作用,推動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制度優勢在實踐層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形成合力,有效提高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和解決重大矛盾的能力。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黨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堅持全國一盤棋,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全國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為了誰,依靠誰,這是根本性立場問題。中國的制度體系建設始終以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行制度建構、改革與完善,確保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在長期實踐探索和艱苦卓絕的鬥爭中,黨帶領人民將制度的理想預設轉化成現實的制度體系,將制度蘊含的科學規律和價值追求轉化為現實的治理實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為什麼我們黨在那麼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管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

  防範化解各領域重大風險取得的成效,是檢驗黨的初心和使命的試金石,也是檢驗黨能否成功帶領人民應對各種重大風險挑戰的生命線。在重大風險挑戰面前,加快推進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堅決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堅持緊密依靠群眾,凝聚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最廣泛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既是“考場”也是“戰場”,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黨中央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一場人民戰爭。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社會眾志成城、團結奮戰、共克時艱。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治理效能是反映制度優勢的重要指標,只有推進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才能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要加強制度頂層設計,突出決策部署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保持強大戰略定力,針對發展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建立健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應對風險挑戰衝擊的能力;直面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出現的風險挑戰和暴露出的問題,以啃硬骨頭、攻堅克難的勁頭,著力解決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在重大風險挑戰考驗面前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問題為導向正視存在的問題、難點、焦點,以問題意識推動制定重大風險挑戰應對和化解之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我們要端穩“望遠鏡”,架起“顯微鏡”,全面系統檢視公共治理領域的制度短板和死角,集中解決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不足、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以問題導向推動政策制定,進而推進國家治理領域改革並將其升級為制度設計。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26日 06版)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