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物價會漲?調降失業率?GDP預期多少?這7個問題的回應必看!

2020-03-16 19:48:00
來源:國新網
字號

  官方為何説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衝擊?一季度GDP增長預期是多少?政府會採取措施降低失業率嗎?未來物價會不會漲?針對上述問題,這場發佈會給出了詳盡解答。

  3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1至2月企業復工復産加快,生産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作,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1.為何説國民經濟經受住了疫情的衝擊?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給經濟運作帶來較大衝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從幾個角度來看:

  ——中國生産需求體量可觀,超大規模經濟的優勢沒有改變。2019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人民幣,每人平均GDP超過1萬美元。今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仍然達到11.5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5.2萬億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超過3.3萬億元,規模體量相當可觀。

  ——基礎工業和防疫物資保障有力,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沒有改變。疫情防控期間,社會對口罩、防護服、酒精等消毒用品的需求急劇攀升,經過有序的調控,這些産品産量得到擴張,相關産品産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品供應充足,供求關係總體平衡沒有改變。疫情防控期間,總體物資的供應、基本生活品的保障比較有力,物價總體平穩,社會經濟大局穩定,十分來之不易。

  ——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良好,新動能較快成長的態勢沒有改變。整個疫情期間,網際網路對疫情的防控、物資的調配、消費品的運送、線上教育和線上遠端問診以及文化娛樂消費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宏觀調控對衝政策有力有為,完成全年目標的信心沒有改變。近期,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援疫情防控,支援推動復工復産,包括支援企業渡過難關、發展生産等等,政策效果在不斷顯現。

  2.第一季度GDP會否出現“負增長”?負面趨勢會持續到二季度嗎?

  毛勝勇:目前,全國復工復産加速推進,基本判斷是3月GDP增長會有明顯起色。

  “(一季度GDP)主要取決於3月份的情況。”毛盛勇解釋,在一季度裏3月份經濟總量的比重大概佔到40%,1、2月份大概佔60%,3月份的比重高一點,3月份會明顯比1-2月份要好。

  從全年的基本走勢來看,毛盛勇判斷,疫情影響將逐步減弱,前期壓抑的經濟活動將逐步釋放,二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回升,下一步還將出臺一系列對衝政策。下半年經濟會走得更加穩健。

  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有必要適當下調嗎?毛盛勇説,“全年的發展目標是多少,還要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怎麼設定,只要設定好了,全國人民都要按照這個目標去努力工作,去努力完成這個目標任務。”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 來源:國新網

  3.是否會提高赤字率?

  財政赤字率目前較受關注,毛盛勇指出,中國政府的債務水準總體來講是比較低的。從下一步政策取向來看,一方面要進一步推動減稅降費,讓企業減輕負擔,輕裝上陣,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另一方面,還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

  毛盛勇表示,綜合來看,中國政府債務總體水準還比較低,特別是債務形成的資産中有一些資産還有比較好的營利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適當的提高赤字率是有空間的。

  4.失業率會否持續攀升?

  毛勝勇:2月失業率整體有所上升,但重點群體總體情況比較平穩,25至59歲失業率(5.6%)比整體低0.6個百分點,20至24歲大專以上人員的失業率比上月低0.4個百分點。隨著生産秩序恢復,中央將以更大力度促進就業,下半年失業率整體會下降。主要包括:

  加大宏觀政策的對衝力度,努力穩住企業,特別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業。穩住企業、穩住經濟運作,也就穩住了就業;

  加大就業優先政策的力度,加大對重點人群如大學生、農民工就業培訓的幫扶,進一步推動靈活就業。

▲新聞發佈會現場。來源:國新網

  5.物價會持續上漲嗎?

  毛勝勇:從價格構成的角度看,食品價格漲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豬肉價格上漲。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資運輸成本等。下一階段,生豬存欄和出欄環比將上升,價格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疫情影響逐步減弱。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採取精準幫扶措施,不會對價格上行帶來明顯推動。整體來講,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回落的趨勢是大概率事件。

  毛盛勇介紹了三點因素:去年糧食産量創歷史新高,當前農業生産形勢還是不錯的,生豬的價格出現了高位回落的趨勢;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物資的流通、企業的復工在加快,工業消費品的供給會不斷增加,有利於價格保持相對穩定;從全年整體來看,往後價格的翹尾因素會逐步減弱,特別是下半年。

  毛盛勇強調,從全年來看,居民消費價格繼續大幅上漲的基礎並不存在,居民消費價格總體漲幅應該趨於回落,特別是到下半年價格會有所回落。

  6.樓市漲幅持續回落,對國民經濟影響有多少?

  毛勝勇:“房住不炒”的定位沒有改變,不把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政策,這一點很明確。中國投資領域和空間非常大,下一步既要擴大有效投資,也要努力推動消費提質擴容,著重在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結合點上發力,使經濟運作保持總體平穩。

  7.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影響有多大?

  毛勝勇: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外貿確實有一定影響,主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時推進國際合作,借鑒中國經驗幫助國際社會;二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推動把一些不合理的貿易壁壘、貿易規則破除和取消,讓世界經濟和貿易回歸到正常的軌道。

  1至2月主要經濟數據

  ■ 口罩産量增長127.5%

  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從産品産量看,醫療防護和生活所需物資增長較快,口罩、發酵酒精産量分別增長127.5%和15.6%,凍肉和速食麵分別增長13.5%和11.4%。截至2月25日,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復工率達到85.6%,生産經營活動正在有序恢復。

  ■ 餐飲收入下降43.1%

  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194億元,下降43.1%;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呈現增長態勢,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中西藥品類商品分別增長9.7%、3.1和0.2%。

  ■ 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16.3%

  1至2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16.3%;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

  ■ 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下降3%

  1至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3712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增長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

  ■ 豬肉價格上漲125.6%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1至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5.6%。其中,豬肉上漲125.6%,鮮菜上漲13.8%,鮮果下降5.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

  ■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

  1至2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0.2小時,比1月份減少6.5小時。

  來源:國新網直播 中新經緯 新聞聯播

  圖片來源:國新網 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陳文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