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面對BBC尖銳提問,世衛組織駐華代表:中國為其他國家贏得了時間

2020-03-11 12:50: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中國對新病毒進行了非常迅速的識別,並對基因組進行了非常快速的鑒定和測序。”

  “中國通過政府高層領導的全國協調一致的努力,激增數字逐漸平息,併為其他國家贏得了時間,得以吸取這些教訓,而不必面對同樣的問題。”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烏元春】當地時間3月9日,英國廣播公司(BBC)中英文官網刊登了一段視頻,內容是其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對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Gauden Galea)的專訪。專訪中,BBC的提問含有對中國防疫工作的埋怨與非議,但高力的回答與BBC的提問存在明顯溫差。

  在訪問一開始,BBC 記者就宣稱“在危機初期,中國似乎試圖掩蓋資訊,讓醫生噤聲,也沒有警告公眾”。但高力對此表示,有一點必須要記住,這是一個流感高發季節,有一些肺炎病例並不罕見。高力認為,“(中國)對新病毒進行了非常迅速的識別,並對基因組進行了非常快速的鑒定和測序”。

  BBC記者又再次追問“醫生們卻被訓誡”。高力回答説,“中國自己已經宣佈,之前存在著一些缺點。這些缺點不一定是流行病學調查的一部分”。

  高力的話還沒説完,BBC記者沙磊便打斷了他:“但高力博士,因為20年來,我們第二次看到在中國暴發的新興病毒,由於缺乏透明度而變得更糟,除非世衛組織嚴肅質疑其中一些系統性問題。我們無法吸取教訓,這些可能會再次發生。”

  對此,高力回答説,世衛組織提出了這些問題,“我們剛派出了世衛組織和中國專家的聯合調查團,深入調查疫情是如何傳播的,疾病是如何傳播的,疾病有多嚴重,以及如何應對。我們會看看這些缺點是什麼,在哪以及如何補救”。

  沙磊接下來的提問依然“尖銳”:“你怎麼看一些批評聲音認為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使世衛組織很難批評它?”

  高力對此稱,“我們是流行病學家,不是律師”。他表示“一場大規模的流行病正在發生”。

  隨後,他強調説,“我們已經看到,通過政府高層領導的全國協調一致的努力,激增的數字如何逐漸平息,它們本可能導致成百上千的額外病例,這使中國自己的衛生系統能更好地應對,併為其他國家贏得了時間,得以吸取這些教訓,而不必面對同樣的問題”。

  “我們與中國國家衛健委每週都開會,仔細研究正在做的事。”在採訪視頻最後,高力表示,“我們既需要看到已經取得的成就,也需要看到付出的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高力同日在接受美國彭博社專訪時再次肯定了中國的舉措。“中國封閉了城市,例如武漢,(這個舉措)很明顯地減緩了疫情發展,”高力説,“我們必須意識到武漢為此作出的犧牲,和他們對中國其他城市與世界的保護。”

  3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刊登了總幹事譚德塞在新冠病毒疫情媒體通報會上的講話。譚德賽表示,在中國報告的8萬例病例中,超過70%的患者已經康復並出院。在病例最多的4個國家中,中國的疫情得到控制,韓國報告的新增病例已有所減少。譚德賽認為,這兩個國家都證明了扭轉這種病毒的發展趨勢絕不會太晚,而要點是絕不放棄。

  “讓希望成為戰勝恐懼的法寶。 團結一致,而不是相互指責。面對共同威脅,我們應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譚德賽説。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