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特朗普的“媒體戰”

2020-03-11 12:23:00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一些美國媒體“水火不容”早已盡人皆知。而在2020年大選的背景下,這種僵冷關係還在繼續惡化,以至於到了要對簿公堂的地步。近日,繼起訴《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之後,特朗普團隊宣佈將以誹謗為由,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告上法庭。10天3訴,總統的怒火可見一斑。

  媒體在美國政治中素有“第四權力”之説。美國歷史上,媒體在政治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年的“水門事件”就是在《華盛頓郵報》《時代》等媒體記者的窮追猛打之下才逐步揭開面紗,最後迫使美國總統尼克松不得不黯然退出政治舞臺。有意思的是,參與報道“水門事件”的《華盛頓郵報》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在2018年撰寫了《恐懼:特朗普在白宮》一書,其中對白宮內部管理混亂的描述同樣讓特朗普團隊極為惱火。

  對於特朗普政府而言,並非所有的媒體都是敵人。美國媒體眾多,沒有任何一家是絕對的意識形態中立,其政治立場往往散佈在美國或左或右的政治光譜之中。簡單地説,特朗普此次針對的三家媒體都屬於支援民主黨的自由主義派或“左派”媒體,這些媒體往往在大選期間會刊登一些更有利於民主黨競選人的新聞,相反,一旦共和黨競選人出現任何醜聞,這些媒體就會揪住不放、大肆渲染。其實,美國支援特朗普的媒體也不少,這些媒體往往持保守主義派或“右派”立場,比如特朗普最愛觀看的福克斯新聞以及前白宮首席戰略師史蒂夫班農曾工作過的布賴特巴特新聞網。

  作為曾經在媒體行業摸爬滾打許久的特朗普,不會不知道如何與媒體打交道,但總統與媒體交鋒的背後實質上仍然是兩黨之爭,只不過以另一種形式在另一個領域彼此廝殺。這在此前“通俄門”的調查中已表現得非常明顯,一些媒體並不是出於職業素養或是為了制衡行政權力去調查,而是為了反對特朗普而四處蒐集材料,其中不乏捕風捉影或者誇大其詞的新聞。特朗普與自由主義媒體早在那時就已結下樑子。

  當前美國已經進入大選的初選階段,兩黨鬥爭必將持續升溫,特朗普與部分媒體的矛盾也必將再度集中爆發。此時,特朗普一方已由守轉攻,特別是在“彈劾門”後,更信心大增,認為連任近在咫尺。只不過,特朗普對“左派”媒體的“狂轟濫炸”是為選情考慮,但將對美國政治生態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在2016年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同樣向一些主流媒體開炮,把“第四權力”塑造為腐朽的美國傳統政治體制一部分,以便激發民眾對媒體與政客之間利益輸送的憤怒,削弱“左派”媒體公信力,打擊民主黨競選人。

  特朗普與媒體的鬥爭只會進一步加劇美國政治的分裂。根據民調,近年來美國民眾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主流媒體的信任度持續下降,這也將為一些通過網路或其他渠道傳播的不實資訊提供溫床,美國國內的民粹主義和本土主義只會愈演愈烈,兩黨分歧乃至美國政治的分裂將更加難以輕易彌合。最終,即使特朗普能夠順利連任,他面對的也將是一個更加撕裂的美國。

  孫成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