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戰勝疫情和推動發展的精神法寶

2020-03-11 11:44:00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刻,黨中央專門召開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導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進行了全國總動員,為下一步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體現了強烈的制度自信、人民立場和科學態度,成為全國人民戰勝疫情、推動發展的精神法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為戰勝疫情推動發展提供了信念支撐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國上下始終能夠滿懷信心,保持必勝信念,在較短時間內形成積極向好的疫情防控態勢,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充分體現了制度自信的強大精神力量。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時刻關注疫情形勢,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動員,提出抗擊疫情“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作出明確工作部署。黨中央及時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國抗擊疫情工作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工作安排,啟動了由國家衛健委牽頭、32個部門組成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加強了醫療物資等的供應保障和緊缺物資的統一調配,組織協調全國的優勢科研力量,緊急開展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協同攻關,從國家部委、高校、科研院所到企業、社會組織,各司其職,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保障,在短時間內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充分發揮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級黨委政府堅決執行黨中央的統一指揮,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看作頭等大事,層層傳導壓力,採取因地制宜的應對方案和精準的防控舉措,從決策到執行快速銜接,從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到建立從城市到鄉村的全面防控網路,短時間內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立,短時間內能夠在全國範圍內調集數萬名醫療工作者馳援湖北,短時間內形成全面高效的隔離防護網路,表明瞭中國制度的優勢所在,也為全國人民戰勝疫情提供了強大的信念支撐。

  中央把疫情防控作為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個大局、統籌國際國內複雜局面、統籌輿情引導與應急應對處置等多方關係,果斷處理有關地方前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及時發現和糾正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積極回應國際社會和人民群眾的關切,完善國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建設,在這場大考面前,展現了中國氣度、中國立場、中國效率。

  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堅定立場,為戰勝疫情推動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始終著眼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有效運作、充滿活力的根本所在。歷史實踐反覆證明,無論遇到多大的風險挑戰,只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黨中央把此次疫情防控定義為一場人民戰爭,在防控工作中充分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植根人民的路徑選擇和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從而能夠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匯聚民心、集結民智,形成源源不斷的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疫情面前,各級黨委政府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暢通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渠道,組織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疫情管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形成互信、互助、互擔的整體防控鏈和專群結合、群防群控的防控體系,把疫情防控工作變成億萬人民參與、人民支援的防疫戰爭。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傳家寶”,也是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的根本動力所在。

  在疫情面前,黨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著力當好人民群眾貼心人,從患者收治、物資供應、復工復産、日常生活保障等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入手,及時解決群眾所急所憂所思所盼,實行“米袋子”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保障生活必需品和相關醫療用品的市場供應與價格穩定,做好疫情期間基本民生服務,維護好群眾生産生活秩序,防止疫情導致社會失序及相關問題。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非常明顯地出現了政府與群眾、官方與民間、線上與線下的高頻次社會互動,成為網路時代各級黨委政府接受監督、回應監督、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的一次重大考驗。我們可以看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多層次、高密度發佈疫情資訊,廣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識,積極引導人民群眾正確理性看待疫情,增強自我防範意識和防護能力;堅持“民聲導向”,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將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作為改進工作的方向,及時糾正疫情防控中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妨礙群眾正常生産生活的不當做法和問題。這些工作,都是得民心、應民意之舉,是踐行新時代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黨和政府以坦誠、透明、積極的態度開展與人民群眾、社會各界之間的良性互動,建立起共同抗擊疫情的強大統一戰線。

  科學規劃、科學統籌、科學施策,為防控疫情推動發展提供了堅實保證

  疫情防控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打贏這場特殊的戰“疫”,科學是最有力的武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就應對疫情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作了闡述,深刻體現了實事求是、辯證統一的科學精神和思想方法。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級領導幹部要扛起責任、經受考驗,既有責任擔當之勇、又有科學防控之智,既有統籌兼顧之謀、又有組織實施之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堅持按科學規律辦事,將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貫穿到疫情防控工作始終。

  堅持科學規劃,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黨中央始終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充分把握和遵循疫情防控的基本規律,充分認識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關係,既全盤掌握疫情防控的整體態勢和各方面任務,又突出重點,在不同的防控階段抓住主要矛盾。一方面,把控制源頭、切斷傳播途徑,作為疫情防控的治本之策,堅決扭住聯防聯控和患者救治兩個關鍵,全力遏制疫情擴張蔓延的風險。另一方面,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逐步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産,有序恢復生産生活秩序,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資保障和生活保障,同時將疫情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穩定的影響降到最低,充分釋放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立足科技支撐,統籌科學防控和科技研發攻關。科技是人類戰勝大災大疫的有力武器。自防疫工作初期,中央就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組織協調全國的優勢科研力量,集中開展病毒溯源、傳播致病機理、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等應急項目的多學科攻關,為疫情防控提供科學策略和診療方案。另一方面,充分運用大數據、無人機、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支撐疫情防控工作。不少城市和地區依託全覆蓋的資訊管理體系和大數據分析平臺,對病毒傳播速度、發展規律、病例症狀等資訊進行數據分析,對人員流動進行動態監測,實現疫情分析、決策及各項防控舉措的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

  講求科學方法,統籌中央和地方防控舉措。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防控不能放鬆,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又要統籌推進,各級黨委和政府在疫情防控中應堅持實事求是,將各項防控舉措建立在對疫情發生、發展及傳播規律的科學認知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在立足於整體防控、協同防控的同時,根據自身疫情實際情況,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採取靈活多樣的防控舉措,明確不同時期的防控任務和工作重點,及時根據形勢變化動態調整防控措施,使各項防控措施既符合實際需要,更能夠實現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防控目標。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有勇於負責、勇於擔當的精神,更要堅持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