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觀點中國:中國信任度排名蟬聯第一,為民理念的最佳注腳

2020-03-09 10:57: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唐華中國網評論員

  當地時間3月3日,全球最大的公關諮詢公司愛德曼在“信任峰會”上發佈了“2020信任晴雨錶”報告。其對全世界28個主要經濟體的3.4萬名受訪者進行的信任度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信任度高達90%,連續第三年位列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首位。

  “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早在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就以這句古語為題撰寫政治短評,論述黨和政府與人民的魚水之情、血脈聯繫。他深知,一個政黨,一個政府,只有順民意、得民心、為民謀利,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中國再次蟬聯民眾信任度排行榜首,恰恰是對這種為民理念的最好注解。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都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順應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共用共建中人民有了更多獲得感。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程度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準;城鎮新增就業人口連續7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城鄉收入差距持續縮小;脫貧攻堅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效顯著,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脫貧攻堅戰已迎來了收官之年……這些成績,人民看在眼裏,暖在心中,化作對黨和政府始終如一的信賴,堅定了人民“一心一意跟黨走”的信念。

  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黨和政府以及中國人民必須應對的一場“大考”。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動員、親自部署、親自指揮,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短時間內,中央多次召開政治局常委會會議,2月23日還召開了一次規模空前的電視電話會議。在這些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了充分的動員和部署。

  在中央的統一指揮下,各級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始終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武漢和湖北是這場戰“疫”中的硬骨頭,我國政府就舉全國之力予以支援:在全國各地組織調派330多支醫療隊、416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只用10多天便建好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收治重症病例,短時間內建設多所方艙醫院專門收治輕症病例,統籌協調全國資源,優先保障武漢和湖北需要的醫用物資,並組織19個省份對口支援;節後返程高峰對疫情防控帶來巨大隱患,政府就提前部署,及時延長春節假期,並配合延遲開學、靈活復工、錯峰出行等方式,盡可能減少人員密集的情況;疫情對企業衝擊較大,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難,政府就靈活運用財稅政策,通過階段性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當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政府又適時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作秩序,精準有序紮實推動復工復産,讓全國經濟社會發展、讓百姓生活早日重回正常軌道。

  中國政府應對疫情措施有力、行動迅捷、方法得當,受到包括世衛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廣泛讚譽,這不僅體現出中國的制度優勢,也再次證明“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它深深植根于中國共産黨的執政理念之中,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政府的最大關切。

  猶記去年十一前後,一首《我和我的祖國》傳唱大江南北,唱出了多少國人的心聲,模糊了多少國人的雙眼。細微之處,最見民心。相信,在疫情過後,一個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各族人民互幫互助的中國,將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攜手踏上新的輝煌征程。(責任編輯:高霈寧)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