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湖北:多層級政策“組合拳”給力生産抗疫

2020-03-06 13:05:00
來源:湖北日報
字號

  減免稅費 穩崗返還 延繳社保 下調利率

  多層級政策“組合拳”給力生産抗疫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文娟

  3月5日,宜昌,華強科技兩條N95口罩生産線全線生産。預計3月10日,兩條生産線的日産量將達到10萬隻。

  從醫用防護服,到醫用一次性防護服,再到N95口罩,短短一個月,華強科技醫用防護物資生産增産擴能取得重大突破。

  這是我省支援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生産企業加大生産、提高産能的一個縮影。

  面對嚴峻疫情,我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推動醫療防護物資企業、水電氣等公共事業、商超配送等“停不得”企業復工復産、增産擴能。隨著疫情出現積極變化,眼下省直部門合力護航,各地市州紛出實招,為抗疫護航,也為經濟社會運作平穩恢復提供政策支援。

  省政府出臺18條措施

  “及時雨”助力渡難關

  減免稅費、房租,延繳社保,助企業“輕裝上陣”;資金不夠,金融來幫忙。近一月來,我省密集出臺相關幫扶措施,全力幫扶醫療物資生産及生活物資保障。

  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通知,從減輕企業負擔、強化金融支援、加大財稅支援、加大穩崗支援等四個方面出臺18條措施,幫助支援全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

  工業用水價格、用天然氣價格均下調10%;對承租國有資産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企業,3個月房租免收、6個月房租減半;注入金融活水,原有貸款利率水準降低10%以上;依法減徵或者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産稅;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擴大産能、提檔升級項目,優先納入全省支援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專項資金支援範圍,給予重點傾斜……

  各職能部門積極行動、通力協作,出臺系列舉措,為抗疫保供提供有力支撐。

  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和省稅務局聯合出臺戰“疫”新政,階段性免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免征期限為今年2月至6月,共5個月。

  積極實施穩崗返還,幫助企業紓解困難,穩定就業崗位。截至2月29日,首批穩崗返還已審核企業10.35萬家,涉及職工233.71萬人,返還金額5.53億元。

  省市場監管局優化服務、監管,“網上辦、掌上辦、智慧辦”許可審批服務、建立應急審批通道、許可證到期順延辦理……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用口罩、防護服、醫用護目鏡、酒精及消毒液等消殺用品、乳膠手套(一次性手套)、民用口罩、配餐盒(包裝盒)、相關藥品、醫療器械等用品,以及餐飲配送、物流等相關市場主體許可審批申請,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應辦盡辦,支援疫情防控物資生産企業復工復産和擴産、轉産、新建。

  2月28日,全省“三個一批”幫扶工作隊所轄5個工作組成員及37名駐企特派員,分別入駐五大片區、重點企業,全程幫扶督導企業,幫助重點企業提升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急需醫用物資産能。目前,工作隊正積極協調解決項目建設和開工復産所需的用工、原材料、設備、資金等各類生産要素,以及生産設備購買運輸、資質辦理、政策落實、金融保障等問題,全力幫助企業早立項、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産、早達産。

  各市州紛紛出實招

  既幫企業也穩就業

  開展線上職業培訓,對接用工需求;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合法證明,以降低企業損失……面對疫情中的各種困難,各地紛紛拿出實招,全力紓解企業經營困難,也為疫情之後恢復正常生産生活打政策“提前量”。

  武漢出臺“21條”,聚焦稅費減免、金融支援、企業用工、既有政策執行、優化提升服務等五個方面,給予企業幫扶:

  融資應急資金優先支援疫情防控企業續貸需求,一個工作日審批放款;疫情防控物資生産企業擴大産能技改,按其技改投入給予不超過50%、最高2000萬元的補助;掛牌督辦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6月底前無分歧欠款應清盡清。

  同時,允許企業實施靈活用工政策,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産經營困難的企業,可通過協商薪酬、輪崗輪休、彈性工時、綜合調劑使用年度內的休息日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

  在襄陽,一些企業復工復産後,因疫情防控需要臨時提供場所安排職工居住,屬地政府可為企業統一協調一批賓館酒店,並給予30%的住宿補貼。對受到影響的外貿活動,襄陽市建立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辦理便捷通道,受理即辦。一些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該市將爭取國家、省貿促會的幫助支援,及時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合法證明,以降低企業損失。

  十堰開行“定制公交”,服務抗疫企業復工生産。嚴格建立車輛消殺、線路通行、駕乘人員健康體檢、體溫檢測、口罩防護、掃碼登記、限員乘坐等管控機制,服務抗疫企業員工及醫院醫務人員定點定時出行。截至3月3日,“定制公交”已服務23家抗疫復工生産企業。

  在宜昌,包括加大財稅支援、強化金融支援、加大穩崗支援、減輕企業負擔、深化“雙千”服務五個方面在內的25條舉措,直指企業焦慮點。取消小微企業和新農業經營主體反擔保抵質押要求,全額免除2020年度擔保費;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可緩繳養老保險、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緩繳期一般不超過6個月,最長不超過12個月;春節期間開工生産、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政府給予2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黃石則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穩定企業技術工人隊伍。線上培訓對象為黃石延遲返崗農民工、企業在崗職工和處於失業、靈活就業狀態的登記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者、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等人員,為疫情結束後就業提前儲備技能。

  在隨州,針對全市17.9萬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去向調查正在推進之中。該市通過網站、微信等平臺多渠道發佈企業用工需求資訊和搜尋崗位資訊,引導企業和求職者開展網路、移動端等多種形式的招聘,促進求職者與用工企業對接,目前已達成就業意向2700多人。

[責任編輯:陳文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