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外網評:培育新型消費,激發中國經濟潛力

2020-03-06 12:59: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a5c27d1ed21b0ef490549e00107918dc80cb3e77.jpeg

2月28日,天津一小區業主在收取快遞包裹。(新華社記者 周潤健 攝)

  【編者按】

  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刻分析了當前疫情形勢,提出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

  如何認識當前疫情形勢和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下一步怎麼走?24日起,海外網連續推出“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系列評論。此為九評。

  ————————————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不少行業都産生了影響,特別是餐飲、旅遊、娛樂、交通等多領域的消費“急踩剎車”。2019年,消費連續六年保持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對經濟增長貢獻率57.8%,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因此,如何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必須回答好的一個重要問題。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作重點工作,其中對於促進消費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會議強調,要把復工復産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

  疫情對消費的衝擊程度,主要由防控情況決定。當前已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加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促消費的政策力度,消費市場呈現逐漸回暖的趨勢。此外,要看到的是,疫情雖羈絆了外出的腳步,14億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卻不會就此降低,超大規模市場仍是中國巨大優勢。疫情結束後,恢復性甚至補償性的消費得以釋放,被壓抑的消費必將重回正軌。總體而言,疫情對於中國消費短期衝擊較大,但影響是暫時的,也是有限的。中國消費長期穩定和持續升級的態勢不會因此逆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催生了新業態、新模式,尤其是一些新型消費嶄露頭角,極大激發了消費潛力、激活了消費市場,助推消費升級。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抑制消費的同時激發出許多新的需求,在某種程度上也“重塑”了人們的消費習慣,更多消費場景由線下轉至線上。新型消費多與網際網路、“宅經濟”有關,網路直播、遊戲、視頻、網購、外賣、線上教育、線上醫療、遠端辦公,以及“無接觸”零售等,都是新型消費的具體表現形式。以線上教育為例,在學校延遲開學的情況下,多家線上教育機構及線下培訓機構紛紛推出線上課程,有數據顯示,教育行業APP日均用戶規模達到1.27億人,電腦、列印機、學習機等相關電子産品銷量快速增長,其中列印機增長同比超200%。

  當然,新型消費中還包含升級消費的內容,比如5G消費、智慧家居消費等。當智慧投影儀將客廳變成了“家庭影院”,掃地機器人解放了主人的雙手,智慧烘乾機隨時“聽”候指令……日漸豐富的升級消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更好滿足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而與此同時,升級消費的增長也引發行業進一步發展變革,通過積極提升自身技術實力、不斷迭代升級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新型消費並不是疫情影響下的“曇花一現”,通過推動數字化轉型,佈局多渠道銷售,打開了企業轉型發展的另一扇窗。事實上,有些新型消費方式其實此前已經存在,而在疫情期間得以普及甚至常態化,便利和豐富了特殊時期人們的生活。疫情過後,當人們習慣於這些消費方式,或許可能形成路徑依賴,但要真正做到發展壯大,在國家相關政策扶持下,經營者應著力提高供給品質,提升服務品質,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同時,相應配套技術手段要跟上。試想,如果沒有5G、雲計算、視頻會議、線上協作技術以及各種線上應用,數億人“宅”家線上辦公只能是天方夜譚。

  方興未艾的新型消費折射出龐大的內需潛力,把復工復産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釋放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升級消費,一定能夠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海外網評論員 欒雨石)

[責任編輯:陳文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