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雲招聘”,為復工復産按下快進鍵
3月2日,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本科畢業生在家參加企業網上雙選會。(圖源:新華社)
“請問生産車間員工做什麼工作?”“福利待遇怎麼樣?”3月5日,一位四川樂山的求職者通過網路直播向當地一家企業詢問。求職者不僅可以即時諮詢企業用工需求,還可以視頻觀看企業情況。實際上不僅在四川樂山,獨特的“雲招聘”場景在中國各地都在上演。
當前,中國各地的企業正在加快復産復工。然而,受疫情影響,還有不少勞工無法返崗,企業復産復工的勞動力“剛需”出現較大缺口。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的重點就業群體求職遇到了諸多難題,就業壓力明顯增大。“雲招聘”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不見面就可溝通的橋梁,成為疫情下實現就業招聘最火的方式。
廣東南方人才市場自2月中旬開始便開始舉行網路視頻招聘會,首日網路招聘會訪問量達8萬次,多家企業的網路面試間從早上開始,就處於“滿房”狀態;2月26日,杭州舉辦的“杭向未來”高層次人才雲聘會上線2個多小時,就有近5.8萬人瀏覽,近萬人投送簡歷;3月4日,無錫市舉辦了一場企業“雲招聘”活動,企業主要負責人上線推介,來自浙江、安徽等周邊省市近5萬人觀看。企業與就業人員的火熱互動,既是雙方需求火熱的表現,也是中國有序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的信號。
為了拓寬招聘就業渠道,讓企業更快獲取所需,讓求職者少走彎路,中央也出臺了一系列支援政策舉措。2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接連三次研究部署穩就業舉措,推出鼓勵吸納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等措施。人社部等部門印發通知,明確階段性減免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方案,努力減負、穩崗、擴就業。2月28日,教育部啟動“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國網路聯合招聘——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首批已上線80余萬個崗位。
與此同時,各地線上招聘政策更是層出不窮,一路“綠燈”為求職者保駕護航:江蘇組織全省高校舉辦了“江蘇百校聯動”網上招聘會;湖南建立全省企業崗位歸集制度,疫情發生以來,全省線上累計發佈企業招工資訊97萬條;山西高校、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進行“不見面”供需對接,採用網路、微信、傳真等方式開展簡歷投遞、線上筆試面試、簽約、報到……
疫情之下,線上招聘的創新為“穩就業”打開新思路。企業和應聘人員由“面對面”改為“雲相見”,盤活了人力資源,為復工復産按下了“快進鍵”。(海外網評論員 趙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