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空中舞者”助力企業復工復産

2020-03-02 14:39:00
來源:青海日報
字號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先對作業點周圍10米內進行消毒。大家都戴好口罩,全程不許摘口罩。”

  “大家排好隊,現在進行第二次測溫。”

  2月25日,風和日麗,氣溫、風速和濕度均滿足帶電作業條件,是開展帶電作業的絕佳天氣。

  當天,在位於西寧市城東區樂家灣鎮塔爾山村塔爾山上的330千伏楊泉Ⅱ線16號塔,國網青海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作業二班檢修人員正在對帶電運作中的鐵塔開展緊急消缺,對輸電線路帶電實施高空“手術”。這是今年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青海主電網開展的首次輸電線路帶電消缺。

  一大早,52歲的帶電作業班老班長翁鋼和10名作業人員在單位集結,做好個人防護、測量體溫、車輛消毒、帶好工器具,經過充分的準備,一行11人驅車出發了。經過近1個小時的車程,搶修隊伍抵達現場,立即按照任務分工手腳麻利地忙開了。

  就在前一天,2月24日,該公司輸電運檢人員通過無人機巡視時發現330千伏楊泉Ⅱ線16號塔左相橫擔側挂點處穿芯螺栓鬆動退出和右相橫擔側挂點螺帽缺失兩處危急缺陷。春季大風天氣多,螺栓、螺帽缺陷若不及時處理,導線在大風下來回搖擺,嚴重的將會造成導線脫落。當前正值抗擊疫情和企業復工復産的關鍵時期,如果這條線路因故障停運,將會影響城鄉居民的正常用電和周邊工業企業的生産復工。經過分析研究和現場勘查評估,國網青海檢修公司決定次日開展帶電作業消除缺陷。

  “這次消缺跟以往不同,不僅要考慮帶電和高空作業風險,而且要做好疫情期間的特殊防控措施,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都不能疏忽遺漏。”接到消缺任務後,班長翁鋼立即組織人員編製作業方案,細化每一個環節的防“疫”措施。已從事帶電作業工作31年的老黨員翁鋼,是國網青海電力“高原檢修”共産黨員服務隊隊長,多年來一直在電網運維檢修第一線發揮著先鋒模範作用。儘管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對各類型的帶電作業全部輕車熟路,但翁鋼仍然不敢有絲毫大意,他再三跟班員強調:“帶電作業本來就是風險極高的工作,這次特殊時期的特殊作業,必須要小心再小心,嚴謹再嚴謹。”

  經測量,全體人員體溫均正常。緊接著,王傑、馬景良、陳培鑫三人穿好全套遮罩服。其餘人員準備工器具,檢測絕緣繩索及吊籃等用具。

  一切準備就緒,地電位作業人員王傑、馬景良開始登塔,10分鐘後,兩人已爬到塔上橫擔處,將滑輪固定到導線上橫擔側指定挂點位置,兩根長長的繩索穿過滑輪落到地面,一端分別綁著用來運送作業人員至空中的吊籃和需要遞送的工器具,另一端握在地面作業人員的手中以控制吊籃和工器具的升降。

  “大家抓好繩索,準備開始等電位作業。”翁鋼鎮定地大聲指揮著。7名地面作業人員迅速就位,抓牢繩索。

  經過繩索和吊籃的檢查及衝擊試驗確認合格,根據作業需要,地面人員用繩索把塔上消缺所需用的工器具遞送到王傑和馬景良手中。

  “把繩子綁牢,送工器具時千萬不能讓它掉下來。”翁鋼依舊大聲地向所有人囑咐道。

  陳培鑫坐上吊籃,地面作業人員協力拉動繩索將陳培鑫送到空中開展等電位作業。經歷過多次帶電作業的他們默契十足、駕輕就熟。

  此時到達30米高空中與導線齊平的陳培鑫雙手緊握兩根導線,經驗豐富的他借用巧勁,一下子跨坐到兩根導線上,王傑、馬景良密切配合陳培鑫開始處理線路缺陷。

  翁鋼仰著頭,密切注視著塔上人員一舉一動,不時大聲提醒著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消缺工作緊張而又流暢地進行著。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緊張作業,全部工作完成,在11名作業人員的通力協作下,塔上兩處缺陷順利消除。

  在這一特殊時期,這些電網運維一線的“光明舞者”們始終與日月山川相伴、與鐵塔銀線為伍,守護著輸電線路的健康穩定,為助推企業復工復産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