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渤海潮評論:戰疫情,穩經濟,群策群力打好“雙線戰役”

2020-02-29 12:21:00
來源:長城網
字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如何在較短時間內整合力量、全力抗擊疫情,又如何在疫情形勢趨緩後,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定必勝信念,咬緊牙關,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要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産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特殊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注入了必勝的決心,同時也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指明瞭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醫務人員衝鋒在疫情一線(1月26日攝)。新華社發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打響了一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阻擊戰。

  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廣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志願者等真誠奉獻、不辭辛勞……群策群力抗擊病魔,正逐漸形成共識、形成聲勢,成為自覺。

疫情防控基層工作者雨夜值守(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經過艱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但也要看到,湖北省和武漢市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其他有關地區疫情還可能存在反彈風險,更不可忽視的是,受到疫情衝擊,不少企業在建項目停滯,復工復産困難,訂單交付難度加大,經營成本負擔加重,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戰疫情,沒有退路;穩經濟,亟待發力。在“雙線”作戰任務面前,惟有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確保經濟社會高品質運作,才能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多地企業陸續復工復産(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非常之時,應擔非常之責。雖然企業陸續復工復産,但疫情還未結束,仍須時刻繃緊防疫這根弦,既要為員工提供必要的物資保障,謹防人員聚集造成交叉感染風險,也要對員工加強人文關懷,以貼心週全的服務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切不可因絲毫大意麻痹而帶來嚴重後果,甚至前功盡棄。

  同時,也要真正意識到復工復産的重要性。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要讓經濟儘快回到正常的運作軌道上來,就必須加快復工復産。而在疫情面前,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産,離不開群策群力、多措並舉。

  連日來,針對疫情期間各行業企業遇到的復工復産困難,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禮包”陸續派出,為企業復工復産提供了保障支撐。在這場復工復産“戰疫”中,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支援復工復産、恢復和穩定就業、暢通交通運輸、保障市場供給等各項工作做細做紮實,更需要各企業在各自領域積極發揮動力和活力,協同“作戰”,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只要我們群策群力、真抓實幹,就一定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要堅定信心,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疫情的衝擊只是短期的,不要被問題和困難嚇倒。”(蘆靜)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