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中國戰“疫”:高度評價中國貢獻 看好經濟發展
中新網2月26日電 當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持續呈向好態勢,一些地區開始部署疫情防控分區分級,採取精準措施,逐步恢復生産生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聚焦中國“復工潮”、“宅經濟”等熱點,並對中國防控舉措以及新經濟業態作出積極評價。國際社會同時呼籲,病毒沒有種族國籍,全世界應攜手戰“疫”,共克時艱。
疫情形勢向好 外媒聚焦復工復産
連日來,中國的新冠疫情發展持續呈現向好態勢。2月24日,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為9例,降至個位數。路透社、法新社等外媒關注疫情形勢變化,均在第一時間發佈了消息。
25日,法新社發文指出,中國社會似乎正在恢復平靜。當天,路透社也發文報道了中國近來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數大幅下降的趨勢。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4日表示,中國防控疫情措施避免了大量病例,疫情頂峰已過,尚未構成“大流行病”,有關情況應給所有國家帶來防控疫情的信心。
與此同時,隨著“上班族”有序復工復産,城市交通也忙碌起來。一份報告顯示,上海、廣州、北京均入榜“開車上班最積極城市”前十位。
對此,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發佈《中國規模以上工企 復工率逐步提高》《各地景區陸續恢復開放 但採取多項防疫措施》等稿件,詳述中國多地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産的情況;《華爾街日報》當天也報道了大眾中國生産線復工情況,並介紹公司採取的衛生和安全措施。
另外,外媒對中國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舉措表示支援。新加坡亞洲新聞臺24日援引衛生專家的話稱,人類接觸危險的動物源性病原體,會對公共衛生造成重大且持續的風險。
中國防控舉措獲世界肯定
“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的貢獻,世界欠你們的。”這是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組外方組長布魯斯 艾爾沃德24日對中國戰“疫”的評價,這句話很快成了網路熱搜話題。艾爾沃德稱,在應對疫情方面,中國的方法被事實證明是成功的。
24日,英國《衛報》也肯定了中國一些地區“封城”的舉措,報道援引全球生物安全專家麥金太爾(Raina MacIntyre)的話稱,“封城”是“可以接受的公共衛生措施”。
除了疫情發展態勢,中國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同樣牽動世界目光。25日,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醫護工作者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線的英雄。”
俄羅斯衛星網22日發文表示,一位留在武漢提供幫助的伊朗人辛那 卡拉米點讚“逆行者們”稱:“那裏的醫生很勇敢,他們是勇敢的人。”
24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造訪世衛組織總部時表示:“我要向所有目前生活在中國的人、那些無法過上正常生活的人表達感激之情”,“他們正在為全人類做出貢獻”。
“宅經濟”背後的中國力量
在聚焦疫情防控的同時,中國的各地有序復工復産的現象也成為外媒報道的重點。《紐約時報》曾發文稱,“如果歷史可以借鑒,儘管也許要經歷一段疼痛期,新冠病毒最終會被控制,而中國和世界經濟會重回軌道。”
《華爾街日報》25日發文稱,中國政府將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扶助受疫情重創的經濟,實現決策者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聚焦疫情對中國科技産業的考驗。CNN于23日稱,這一行業發揮了它的用途,包括提供外賣和移動支付等數字服務,來幫助人們“更好地面對疫情”。
《金融時報》也關注到了科技産業所面臨的“發展機遇”。該報在25日發表的文章仲介紹了用於應對疫情的多項技術,比如用“藍芽溫度計”追蹤體溫、利用數字平臺更透明地協調醫療用品採購和物流等。
此外,“宅經濟”在國內的走紅也引起外媒的關注。法新社22日介紹了中國民眾消費習慣的變化,指出顧客從外賣食品轉向購買雜貨和衛生用品。
《日本時報》也報道了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近期的産品銷量增長情況。在過去一個月裏,京東運送了71500噸大米、麵粉和其他穀物,是2019年同期的20倍。此外,已擁有18萬名司機和倉庫工人的京東還稱,將再招聘2萬人以滿足需求。
俄聯邦政府財政金融大學國際經濟關係研究所所長佩爾斯卡婭在分析中俄經濟發展時提及,鋻於中國人民有能力積極緊密地開展工作,她認為今年全年的經濟發展不會有重大損失。
病毒沒有種族 世界並肩戰“疫”
“總結中國政府的努力,可以説中方為遏制疫情竭盡所能,甚至更多。”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謝爾蓋 盧賈寧説。
然而,當中國人民在全力抗“疫”時,在海外中國公民、華僑華人乃至亞裔遭歧視的新聞卻屢見報端。
“病毒才是敵人,而不是被它感染的人。”印尼媒體22日在一篇題為《停止偏見,新冠病毒沒有種族》的評論文章中指出。
半島電視臺21日也發文稱,“當中國和世界的衛生官員在努力防止病毒的傳播時,我們其他人必須避免‘怕外國人’的種族主義情形。”
世衛組織在24日發表的報告中稱,“疫情期間,污名化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衛生問題、持續的傳播,以及傳染疾病控制方面的困難。”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當病毒來勢洶洶,世界理應攜手戰“疫”,共克時艱。
近期,地處世界各地的人們也在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泰國12支業餘足球隊舉行義賽,為中國抗“疫”籌集善款;澳大利亞堪培拉“多元文化節”上,澳中青年合作組織在9米長橫幅上,收集用數十種語言寫成的留言,支援武漢市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