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南方網評: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2020-02-25 17:00:00
來源:南方網
字號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

  信心堅定方向,信心激發力量。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這只“黑天鵝”的出現,會給我們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帶來困難和挑戰。但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各地開工復工有序推進,中國經濟展示出韌性和潛力,中國經濟的前景依然光明。

  充滿“中國信心”,用全面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疫情對我國就業市場的衝擊只是暫時的、結構性的,我們不必也不應該被短暫的困難嚇倒。數據最有説服力。目前,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浙江已超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已超70%;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企業正在加快復産,口罩企業産能利用率已達110%;全國糧食應急加工能力復産率超70%,煤礦産能恢復率達76%,鐵路、民航、港口、水運均正常運營......不難發現,各地在繼續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分區分級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産,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為市場注入信心與力量。基於此,許多國際權威機構近日也相繼發聲,表達對中國經濟克服短期挑戰、長期向好的信心。

  展現“中國定力”,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一方面,疫情期間由於“封城”、限制人員流動、企業停産停工等措施,對當前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旅遊、餐飲等行業形成較大壓力。另一方面,黨中央、國務院多次進行部署,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復工復産的有利措施,一些地方紛紛出臺具體政策措施,為行業減負。比如,國家稅務總局出臺18項措施幫助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壓力,財政部提前下達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8480億元,上海市提出減免企業房屋租金等28條綜合政策舉措,廣東出臺“復工復産20條”......可見,通過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加之疫情結束後,需求以及生産供給會因疫情期間的需求供給短缺,而出現補缺性大幅度上升,這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把握“中國大勢”,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和對美好生活的巨大需求,使得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和寬廣的發展空間。雖然在發展過程中有風平浪靜,亦有驚濤巨浪,但我們要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待,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不畏浮雲遮望眼”,我們看到“一帶一路”的推進,中國同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日益緊密;中國搭臺、世界合唱,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也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支撐......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邏輯、大趨勢沒有變,由此釋放出的新興消費潛力和投資增長力量,不僅為當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的支撐,也必將創造更廣博的就業機會。

  河出潼關,因太華之阻而增其奔涌;風回三峽,因巫山為隔而顯其怒號。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不會因艱難險阻而稍減成色,只會經砥礪淬煉而更顯炫目。只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産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南方網安子州)

[責任編輯:王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