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駐俄大使:中俄團結互信將在抗擊疫情中增強

2020-02-25 12:20:0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駐俄大使:中俄團結互信將在抗擊疫情中增強

  中新網莫斯科2月24日電 (記者 王修君)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24日在中國駐俄使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俄團結互信將在共同抗擊疫情的鬥爭中進一步增強。

  張漢暉當天首先介紹了中國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況。他説,除湖北省以外的確診病例連續21天下降,已有3省連續18天沒有新增病例,全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超過24734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大大超過新增確診病例。在中國的病亡率控制已在2.29%,除湖北省以外的病亡率則為0.55%。事實和數據充分表明,這場疫情總體上是可治的、可控的。我們相信,中國多數省市將在近期基本走出疫情,武漢等重災區防控工作有望經過3月進入掃尾階段。

  張漢暉表示,中方始終以高度負責任、公開、透明的態度,與國際機構和各國共用疫情資訊,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40多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專門發函致電,表達對中方的堅定支援。普京總統5次公開表示對中國的堅定支援,俄方動用專機向中方運送援助物資,俄社會各界民眾自發錄製支援中國的視頻,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準和特殊性,也彰顯了兩國長期以來相互支援的好傳統。中方對此表示由衷感謝,相信兩國之間的團結互信將在共同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得到進一步增強。

  張漢暉説,中方理解俄方出於防控需要採取的臨時限制措施,但希望大家認識到新冠肺炎病毒並非那麼可怕,完全可防可控,遠不及一些流感病毒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和損失。今年兩國將共同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市恰是一座英雄城市,中蘇兩國軍民在80多年前曾在此攜手抗擊日本侵略者並取得重大戰果。蘇聯志願航空隊烈士紀念碑一直被武漢人民精心維護,武漢長江大橋也是蘇聯援華的標誌性建築和友好象徵。

  張漢暉表示,疫情爆發後俄方派遣專家團隊赴華聯合研製抗病毒藥物和疫苗,取得初步進展。前蘇聯科學家研發的抗病毒藥物阿比多爾,被驗證可有效用於抑制病毒。在此次防疫攻堅戰中,中國各地積極發揮中醫藥優勢,有力有序推動中醫藥全面參與,促進了醫療救治取得特殊成效。今明兩年是“中俄科技創新年”,可考慮將疫情防控、疫苗與藥物研發等納入其中,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張漢暉強調,疫情對中國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是暫時的。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復工復産,作為“世界工廠”和“世界市場”,中國推動工業生産和商業活動重回正軌,不僅增強世界對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也為全球經濟注入希望和動力。通過疫情防控,我們也在努力調整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為中國經濟未來健康持續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關於西方媒體製造和散佈的謠言,張漢暉指出,與新冠病毒相比,政治病毒更可怕。個別西方媒體歪曲事實,窮盡攻擊之言,抹黑中國,遏制中國發展。中國人民不懼怕任何敵人,一切企圖利用疫情做文章的圖謀都不會得逞。類似的誣陷和抹黑,也經常指向俄羅斯。中俄應始終保持警惕,更加堅定地站在一起,加強政治互信、深化友誼、推進合作,攜手應對發展道路上遇到的阻力。(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