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生豬生産穩步恢復 1月份豬肉産量環比增長近二成

2020-02-23 17:10: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豬肉是重要的“菜籃子”産品,當前生豬生産形勢如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加快恢復生豬生産”的要求如何實現?針對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

  “生豬基礎産能持續恢復。”楊振海介紹,在市場拉動和政策激勵下,養殖場戶增養補欄信心不斷增強,生豬基礎産能持續恢復。據對全國400個定點監測縣數據匯總,1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1.2%,連續4個月環比增長,與去年9月份相比增長8%。部分養豬大省能繁母豬存欄恢復勢頭更好,遼寧連續8個月環比增長,河北、山西和黑龍江均連續6個月環比增長,河南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目前,黑、吉、遼、內蒙古、陜、甘、寧等7個省區能繁母豬存欄已恢復甚至超過去年同期水準,較上月增加1個省份。

  楊振海説,能繁母豬是生豬生産的源頭,其存欄水準受季節性影響小,是反映基礎産能趨勢變化的核心指標。能繁母豬存欄持續增長,為生豬生産恢復奠定了較好基礎。

  與此同時,規模豬場産能持續恢復。據統計,1月份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2.2%,連續5個月增長,增幅一直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楊振海表示,規模豬場的生物安全防護和抗風險能力較強,出欄的生豬佔全國總出欄量的一半以上,是生産恢復和市場供應的“主力軍”。從近幾個月監測數據看,規模豬場一直保持著率先恢復勢頭,對生豬生産的整體恢復十分有利。

  據介紹,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生豬出欄環比分別增長14.1%和17.9%,每頭肥豬出欄活重環比分別增長2.6%和1.1%,按此測算,豬肉産量環比分別增長17.1%和19.1%,有效保障了春節期間豬肉供應。春節期間豬肉價格季節性小幅上漲,供需總體平穩。

  楊振海表示,總體看,1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繼續回升,生豬出欄增加,生豬生産穩步恢復,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快恢復生豬生産,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産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準”的要求有了良好開局。

  “目前生豬生産恢復的總體趨勢是好的,但養豬用地難、貸款難等問題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也給部分地區生豬生産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主要是飼料、種豬等運輸不暢,養殖場和屠宰廠無法對接造成生豬壓欄等。”楊振海説,針對這些問題,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以及相關部門連續下發了4個文件,農業農村部設立熱線電話,建立部門、地方協調解決機制,“點對點”抓好落實,切實幫助場企解決實際困難,維護正常産銷秩序。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分解下達各地生豬恢復發展目標任務,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生豬生産扶持政策督促檢查,推動擴大抵質押貸款試點範圍和補貼範圍,堅持抓大與帶小並重,支援大型養殖企業與脫貧攻堅任務重的16個貧困市(州)對接,努力保持生豬生産恢復的良好勢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金亮)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