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在沙特舉行 與會各方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2020-02-23 10:50: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線上
字號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李超):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當地時間22日至2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是如何共同面對全球經濟發展中出現的風險與挑戰。不少與會官員、專家學者和國際組織負責人表示,樂於看到中國近日來的復工復産進程,並期待中國早日戰勝疫情,恢復正常的經濟和社會建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國際社會可以通過採取強有力的協調措施遏制疫情的傳播,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將在第二季度恢復正常,而疫情對世界經濟將産生較小的短暫影響。國際金融協會主席亞當斯則表示,在目前這個非常困難和充滿壓力的時期,國際社會應當與中國人民保持一致,而中國經濟恢復正常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

  非洲進出口銀行行長奧拉瑪也對中國防控疫情和恢復生産的能力充滿信心,他表示:“我並不認為疫情值得擔憂,相反隨著疫情在中國逐漸得到有效控制,我們的信心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在中國的很多地方工廠已經開始恢復生産。我們認為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逐漸過去,是時候該向前看了。儘管有人在談論關於疫情蔓延至周邊國家的風險,但我相信中國在防控疫情方面的經驗會為這些國家提供很多有益的幫助。”

  參加此次會議的美國經濟學者阿納瓦狄長期關注東亞國家經濟發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表示,中國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展現出難能可貴的堅持和強大的韌性,儘管短期內經濟將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特別是工廠的復工復産,中國經濟有望迅速復蘇。

  阿納瓦狄稱:“中國在應對疫情時採取了有力和負責任的措施,這也使得我們相信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中國在危機中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無論在電子科技還是在其他方面都具有強大的自我調整能力,外國資本也更能感覺到中國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國家,在任何困難條件下都會堅持建設自身經濟,所以在我看來中國經濟有可能面臨的只是短時間的增速放緩。要知道,即便是最近一段時間還是有很多朋友急切詢問我什麼時候才能去中國。”

  阿納瓦狄特別強調説,中國是全球産業鏈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並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起到引領作用,在面臨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全人類的共同挑戰時,中國數十年的積累與沉澱將成為克服自身困難的有力保障,而中國的經驗也將為相關國家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援,這也是此次多數與會者的共識。

  他説:“中國在能源、電力和汽車等等領域都具備強大的創造力,走在世界的前沿,我們相信這些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特別是在高新科技領域,中國已經建成了自己的獨特體系,同時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也正在成為領軍者。”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