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改革發展攻堅戰

2020-02-21 15:39:00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字號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重大決策部署,浙江嘉湖片區、福建福州東部片區、廣東廣清接合片區、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山東濟青局部片區、河南許昌、江西鷹潭、四川成都西部片區、重慶西部片區、陜西西鹹接合片區、吉林長吉接合片區等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英勇奮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發展,産生一系列典型案例和典型經驗。國家發展改革委進行梳理提煉推廣,為全國範圍內推進相關工作提供參考借鑒。

 

一、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疫情防控治理體系

 

試驗區以應對疫情為切口,推動社區治理智慧化精細化,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精準防控治理格局。在浙江嘉湖片區,嘉興市在原有1000多個社區(村)、4000多個地理資訊網格的基礎上,以社區樓道和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再細分成9.2萬個微網格,使防控治理工作通過9.2萬名城市樓道長和農村微網格長直通至每一戶每一人。在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常州市開發“來常人員自主申報系統”“入住旅客疫情核查系統”“疫情接觸人員數據庫” “網格+警格”等網路系統,運用視頻監控、人臉識別、門禁識別等智慧化設備,對所有隔離人員及確診病例活動軌跡進行網上追蹤。在陜西西鹹接合片區,富平縣開發“健康管理資訊平臺”,對個人資訊進行實名制註冊,對人員流動軌跡進行實時跟蹤。在重慶西部片區,榮昌區主動與周邊城市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協同推進物資保供運輸和資訊每日互通,確保區域間疫情不傳播不擴散。

 

二、加快健全統籌城鄉的環境衛生整治機制

 

試驗區及時查缺補漏,錨定環境衛生短板領域區域予以精準施策,在清理污染、消除隱患的同時,迅速健全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在廣東廣清接合片區,清遠市全面排查農貿市場、超市、飯店和電商平臺,確保不發生售賣經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在河南許昌,鄢陵縣發揮鎮鎮建成污水處理廠的優勢,確保醫療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高效運作和達標排放;引入市場主體創新治污模式,確保所有村莊垃圾得到規範專業的收集、分類和無害化處理。在吉林長吉接合片區,中新食品區全面整治農貿市場周邊、棚戶區周邊、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環境衛生,全面治理小區、街區、村屯的垃圾堆放點,做到日産日清、消除衛生死角。

 

三、加快建立重要物資的産能保障機制

 

試驗區對醫療等重要物資研發生産流通全環節進行“保駕護航”,支援生産企業擴大産能或轉産,幫助解決缺設備、缺原材料和資金緊張等“中梗阻”問題。在福建福州東部片區,福州市積極搭建政銀企緊密對接平臺,及時幫助一批醫用防護服生産企業獲得大量貸款。在吉林長吉接合片區,長春新區對防疫物資生産企業新建生産線或購置設備增産的,給予投資額20%、最高300萬元的財政資金補貼;凈月高新區幫助一家企業快速落實生産設備和證照辦理,將口罩産能大幅增至10萬隻/日。在山東濟青局部片區,濟南市推動全部設施蔬菜企業滿負荷生産,100多輛菜籃子直通車覆蓋全市所有社區,確保農副産品穩産保供。在重慶西部片區,榮昌區提高企業轉産審批效率,1日辦結轉産手續、15日實現投産;依託電商平臺實現農産品“專車代收、線上銷售、定點配送”,在鄉村設立“無人售賣、掃碼購買”蔬菜直供點。在四川成都西部片區,溫江區支援醫藥生産企業技術攻關,給予研發投入額20%—50%、最高200萬元的財政資金補貼。

 

四、加快建立企業復工復産的要素支撐機制

 

試驗區統籌推進“輸血”“減負”,支援生産企業復工復産和困難企業渡過難關,保持産業鏈總體穩定。在浙江嘉湖片區,湖州市設立1億元的企業復工復産財政獎補資金,給予企業新招員工每人1000元的生活補助,並對因疫情影響而無法按時向境外交付産品的企業進行靶向支援,開創性地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嘉興市對符合條件企業新增貸款給予50%的財政貼息。在江西鷹潭,推進定制化客運服務、“站到站”包車運輸和應急貨物運輸車輛儲備,實行農民工包車免費,為企業物資運輸和員工返崗創造條件。在山東濟青局部片區,濟南市將招聘活動全部由線下轉為線上,舉辦網路招聘會67場、達成就業意向3萬人,確保“就業服務不打烊”。在福建福州東部片區,霞浦縣對穩定員工隊伍、保持連續生産或為員工“留崗留薪”的企業,給予財政資金獎補。在廣東廣清接合片區,廣州市增城區、花都區推出“抗疫暖企”多項政策,以房租減免、融資擔保、財政資金補貼等多種方式,保障企業存續發展。

 

五、加快優化新投資項目的政務服務方式

 

試驗區抓住春節後施工的黃金季節,全面優化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推動重大項目落地開工。在山東濟青局部片區,青島市推行新投資項目網上立項和網上審批、招商引資項目遠端網上簽約,公佈“不見面秒批”事項、開辦企業等常規事項的網上辦理指南;濟南市盡可能將招投標各環節移至網上運作,啟動重點項目開評標綠色通道和應急項目免招標。在江西鷹潭,將招商引資項目“面對面簽約”改為“屏對屏簽約”,做到“連線不見面、招商不斷線、發展不斷鏈”,已簽約項目16個、投資額超過200億元。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密切跟蹤並積極應對疫情形勢變化,努力緩解疫情對經濟運作造成的衝擊影響,研究制定更為有力有效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舉措,推動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為全國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典型經驗、發揮示範作用,確保經濟平穩運作和社會和諧穩定,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努力實現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責任編輯:李航]

相關新聞